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式,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改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结合所学知识,用史料说明材料一中秦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指什么?它具体是怎样构成的?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在中央官制和选官制度上的体现?

材料二《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赵高(时为丞相)势倾人主,老臣皆被黜。尝遇朝会,乃使人献鹿于帝,高指曰:“此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矣,此鹿也。”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

(3)材料二中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说明秦朝的制度存在着什么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汉、唐、宋三朝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三“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4)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5)综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构成: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2)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选官制举制。 (3)、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采取措施:西汉:汉武帝时建立“中朝”,削弱了相权;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 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丞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4)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清朝设军机处 (5)趋势:王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终被废除。 【解析】试题分析:(1)记忆型题。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构成。在秦朝建立,西周实行的是宗法制和分封制,到了后期分封制导致了割据,不利于国家权力的集中,因此秦始皇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建立了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2)记忆型题。围绕君权与相权这一对矛盾,各个王朝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而唐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较之前的王朝不同在于将宰相的权力分散,即在中央实行了三省六部制。而为了很好将人才归于朝廷所用,唐朝实行了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的科举制。 (3)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材料三讲的是指鹿为马的故事,这说明了丞相的权力极大,也说明了秦朝的制度存在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西汉:①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②汉武帝时建立“中朝”,削弱了相权;唐朝:①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宋朝:①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丞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4)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明朝鉴于之前王朝宰相权力过重,影响到皇帝的权力,因此废除了宰相制度,设立了由皇帝控制的内阁;清朝也没有恢复宰相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皇权,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秦朝设立宰相制度,到汉代频繁更换宰相、设立内朝,唐代将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再到明朝废除宰相制度,最后清朝将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可知,中国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为王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终被废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欧美学者曾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禁运鸦片,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到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英国发动这场战争,处理保护鸦片走私以外,其更深层次的意图是

A. 获取战争赔款

B. 变中国为其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地

C. 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

D. 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

 

查看答案

英、法、美、德在近代都建立了代议制民主,它们的相同点是

A. 政府首脑均由选举产生

B. 民意代表均由普选产生

C. 国家元首拥有行政实权

D. 法律规定立法权归议会

 

查看答案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立法机构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按比例选出。这一规定主要有利于调和

A. 大州与小州的矛盾

B.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 南方与北方的矛盾

D. 立法与司法的矛盾

 

查看答案

它是向旧制度的公开挑战……改变了几百年的选举议员的做法,这意味着土地贵族和金融寡头不得不作出让步。26个有两个议员的城市全是新兴的工业城市;21个中等城市也不乏工业城市。因此,工业资产阶级无疑绝对是这次改革的绝对获益者。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 1688年光荣革命

B. 1689年《权利法案》

C. 1832年议会改革

D. 1875年“一票共和”

 

查看答案

一位政治家在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时,曾指出:“毫无疑问,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美的大厦。”其意在肯定宪法

A. 条文与体系的完备性

B. 所蕴含的原则与精神

C. 各项内容具有前瞻性

D. 实践不受时代而调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