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的城市房产租赁业,集中出现在一些经济发达、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的城市房产租赁业,集中出现在一些经济发达、或有较强政治职能的大城市。从全国范围来看,唐代城市房产租赁业的城市区域分布规模还比较小。但是从唐朝的都城长安城里的租赁业来看,小范围内区域分布规模相当大。长安城中有租赁活动存在的坊,朱雀大街以西有5坊,朱雀大街以东则有14坊。除兰陵坊以外,其余的坊则都围绕着东、西两市分布,一些临近横贯东西的春明大街,一些则贴近皇城。北宋中期以后,中国古代旧时对商业的空间时间的限制,都己逐渐解除,除禁地外,不论何处,都可开设门面,不论何时,都可以经营商业。鉴于此,宋朝都城开封城中,房产租赁业也很兴旺,城中区域分布密集。特别是沿汴河、蔡河两岸的官私房产大量出租,用以满足社会上各种承租者的需求。在宋代,除了都城开封以外,全国还有许多城市也有兴旺的房产租赁业。从城市的分布来看,南方城市居多。

材料二(明清时期)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的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宋城市房产租赁业区域分布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房产租赁业发展的原因。

(3)概括指出材料二中描述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1)唐代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中小城市较少;长安城规模大,主要集中在商业区。北宋全国分布较普遍,南方城市居多;开封城中的区域分布密集。 (2)商品经济发展,流动人口增加,城市繁荣;经济重心南移;商业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 (3)社会现象:财富主要用于买田置地;供子女读书; 原因:①朽腐的封建专制制度; 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 ③政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海禁政策; ④沉重的封建剥削,农民的购买国低下; ⑤重本抑未,重义轻利,科举入仕等传统观念影响下,商业资本多用于买田置地。 【解析】(1)材料主要从城市的规模、分布的地区的地区等方面进行对比。通过逐层分析可知,唐代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中小城市较少;长安城规模大,主要集中在商业区。北宋全国分布较普遍,南方城市居多;开封城中的区域分布密集。 (2)从材料可知,宋代的房产租赁业更加兴旺。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宋朝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流动人口增加,商业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城市经济非常繁荣;“从城市的分布来看,南方城市居多”。说明北民南迁,经济重心南移。 (3)社会现象:从“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的行列”可以得出财富主要用于买田置地;供子女读书。原因:我们可以以从政治制度角度、经济角度以及思想层面来分析原因,一一概括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和“屈辱”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上卷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三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的痛苦和灾难中找出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相互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四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这是我们对外政策的一个基础。我们讲永远属于第三世界,就是说,现在中国穷,理所当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和所有第三世界国家的命运是共同的,即使中国将来发展富强起来,仍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负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源是什么?你对此有什么启示。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跪在地上办外交”的状况在何时得以根本改变?改变的外交方针及其具体内容分别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4)材料二和材料四的主张有何相似之处?材料四强调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的理由是什么?

(5)材料三中周恩来为什么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求同”的基础是什么?这一方针起了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形成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观念的社会背景是

A. 小农经济盛行    B. 闭关锁国政策推行

C. 商品流通不畅    D. 传统手工产量不高

 

查看答案

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

A. 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B. 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C. 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D. 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查看答案

《木兰辞》是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南北朝诗歌。其中有东市买逡马,西市买鞍鞫,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的诗句。下列各项对这一时期的解读,正确的是

A. 南北朝时期固定的已经广泛存在于城乡

B. “的商品主要是为了满足全国各阶层的需求

C. 商品品种繁多,北方地区的商品经济非常发达

D. 当时的商业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

 

查看答案

雍正皇帝在山西巡抚刘与义上奏的折子上批道:山西人,第一类是经商的,第二类是务农的,第三类是谋入营伍,至中材以下方便之读书入仕,其俗殊属可笑。其反映的历史信息有:当时山西人非常重视商业 当时山西人已经厌倦读书入仕 雍正皇帝信奉重农抑商政策(  )

A. ①    B. ①②

C. ①③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