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规定:“大两省官出知外郡,不得奏辟(向朝廷荐举征召为官)通判职官,其诸处知州,亦不得保举见任(现任)通判。”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
A. 推动地方军政权力分离
B. 使通判绝对服从于中央
C. 防止知州受到通判制约
D. 确保对地方的有效监督
据史书记载:元朔元年,有司奏“令二千石举孝廉,所以化元元,移风易俗也”,且“非有实行可见者,不容谬举”。这说明察举制
A. 具有严格的选举程序
B. 解决了官员空缺的问题
C. 兼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D. 使地方获得自主用人权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历史是公平的,当世界跨入文明时代门槛的时候,它给了东西方两个伟大民族以同等的机会,让它们各自创造了一种国家制度,并分别成为后世的楷模。邦国和城邦,它们一个是帝制的渊薮,一个是民主制的源头,但都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邦国”指的是( )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的城市房产租赁业,集中出现在一些经济发达、或有较强政治职能的大城市。从全国范围来看,唐代城市房产租赁业的城市区域分布规模还比较小。但是从唐朝的都城长安城里的租赁业来看,小范围内区域分布规模相当大。长安城中有租赁活动存在的坊,朱雀大街以西有5坊,朱雀大街以东则有14坊。除兰陵坊以外,其余的坊则都围绕着东、西两市分布,一些临近横贯东西的春明大街,一些则贴近皇城。北宋中期以后,中国古代旧时对商业的空间时间的限制,都己逐渐解除,除禁地外,不论何处,都可开设门面,不论何时,都可以经营商业。鉴于此,宋朝都城开封城中,房产租赁业也很兴旺,城中区域分布密集。特别是沿汴河、蔡河两岸的官私房产大量出租,用以满足社会上各种承租者的需求。在宋代,除了都城开封以外,全国还有许多城市也有兴旺的房产租赁业。从城市的分布来看,南方城市居多。
材料二(明清时期)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的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宋城市房产租赁业区域分布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房产租赁业发展的原因。
(3)概括指出材料二中描述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和“屈辱”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上卷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三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的痛苦和灾难中找出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相互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四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这是我们对外政策的一个基础。我们讲永远属于第三世界,就是说,现在中国穷,理所当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和所有第三世界国家的命运是共同的,即使中国将来发展富强起来,仍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负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源是什么?你对此有什么启示。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跪在地上办外交”的状况在何时得以根本改变?改变的外交方针及其具体内容分别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4)材料二和材料四的主张有何相似之处?材料四强调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的理由是什么?
(5)材料三中周恩来为什么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求同”的基础是什么?这一方针起了什么作用?
形成“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观念的社会背景是
A. 小农经济盛行 B. 闭关锁国政策推行
C. 商品流通不畅 D. 传统手工产量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