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明初,在中央设都察院作为国家最高的监察机关。都察院不...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明初,在中央设都察院作为国家最高的监察机关。都察院不仅“独专诸内外考察”,且可“唯所见闻得考察”。此外,明还设六科给事中,作为对朝中六部的监察机构。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不相统属,相互监督,都直接隶属于皇帝。在地方各省设提刑按察使,其职能主要是“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纠官斜,除奸暴,平狱讼,雪冤抑,以正扬风纪,而澄清其吏治。”后又置府州县按察分司,还设有十三道监察御史。同时,还不定时派出巡抚、巡按、总督等监察官员对地方进行巡视。明朝监察制度严密,监察内容涉及到国家政务的决策与实施、官吏的任免与黜陟、刑狱的审决等方面。

明初,明太祖曾制定《宪纲》四十条,后经历朝增补,正式制定颁布了《宪纲条例》,对监察官的地位、职权、选用、监察对象以及行使权力的方式和监察纪律作了详细的规定。1497年,编纂成的《大明会典》把有关监察机关的法规条例汇总纳入其中,从体系上集两千年监察法律之大成而臻完备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朝监察体制的特点。(不得摘抄原文)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明朝监察体制的作用。

 

(1)特点: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严密的监察网络;监察机构设置重叠,权力重复;监察职权大,范围广;监察法令法规不断完善;监察系统的相对独立,互相制约。 (2)作用: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强化君主专制;有利于澄清吏治,稳定社会秩序;对后世监察制度有一定借鉴意义;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贪腐现象。 【解析】依据材料一“中央设都察院作为国家最高的监察机关”“又置府州县按察分司,还设有十三道监察御史”“不定时派出巡抚、巡按、总督等监察官员对地方进行巡视”等信息逐条归纳回答。 评价历史事件从两个方面来回答,本题可以从监察体系对于皇权服务以及后世影响回答积极作用,消极从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贪腐现象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西学东渐”潮流之前,即16至18世纪,地球上却发生着与之相反的交流,即“东学西渐”。16、17世纪以前的欧洲,在文明的发展中与中国有很大的差距,他们向中国文明的学习,与后来中国人接受欧洲文明的顺序是相似的。……随着社会变革的进行,欧洲人逐步完成了对中国文化、哲学和社会制度的引进和改造,同时也变革了欧洲本身的文化、哲学和社会制度。欧洲也由此而发达。

在“东学西渐”的时候,中国这个创造了先进文明的大国,却因自身的保守正处于

衰落之中,直到在社会变革中吸纳、改造从中国引入的文明和制度因素而发达了的欧洲列强,又反过来以武力侵略中国时,中国人才被动地意识到自己的衰落,并由一部分先进分子倡导变革,开始向西方学习,中国才从停滞中走向新的进步。这就是“西学东渐”。

——摘编自刘永佶《“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东西文明的交流”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应客观全面且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时期,蒙学教育非常兴盛。洪武八年命天下立社学:“但有三五十人家,便请个秀才开学,教军民之家子弟入学读书。”清康熙时正式向全国推广义学:“各省、府、州、县,多立义学,聚集孤寒生童,励志读书。”无论是社学还是义学,都是本着为天下所有儿童提供同等教育的精神而开办的,但这样的教育理想在现实中总要打些折扣,比如明朝“倡优隶卒之家子弟,不许妄送社学”……蒙学教育的私学形式是私塾,蒙师按照乡里最诚敬的礼节聘请……官学蒙师经乡民推举或地方官选定,“具书致礼”,正式聘任。……明清蒙学重视道德教育……从人的先天根基开始,通过启蒙教育,使之逐步趋成于圣人的人格和境界,奠定一生发展的道德与文化基础。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大众教育是19世纪后期的大众社会的产物……1900年,许多欧洲国家都建立了由国家财政支持的小学,为大众提供免费的义务性基础教育。自由主义者相信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的进步都是很重要的……对工业家来说,大众教育培养了满足他们需要的工人。然而大众教育的主要推动力还是政治性的,选举权的扩展需要有受教育程度更高的选民。义务性的大众教育向被教育者灌输爱国主义,使大众国民化,这为更高程度上的国家整合提供了机会。

——摘编自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蒙学教育的特点,并简析明清蒙学教育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教育呈现出的新趋向并说明这种趋向的影响。

 

查看答案

《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 记载的真实性

B. 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 修撰的政治性

D. 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历史上出现了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政治派别。下表中的言论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他们的共同诉求是

人物

言论

李鸿章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郑观应

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康有为

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陈独秀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 启蒙与救亡并重

B. 向西方学习,实行民主政治

C. 实现工业化,自强求富

D. 推动中国近代化,挽救民族危机

 

查看答案

直到1917年初,《新青年》在答读者问时还这样写道: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新青年》之所以这样回答,主要是因为

A. 尚未看到社会主义实践成果    B. 中国经济落后于欧洲

C. 社会主义理论学派复杂    D. 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