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16世纪后半期的中国知识分子需直面的课题之一是“把在经济、社会中活动的主体个人的行动和追求利益的欲望定位于秩序之中。”据此可知,知识分子
A. 主张挽救瓦解的社会结构 B. 质疑理学构建的纲纪伦常
C. 萌生否定君主专制的思想 D. 顺应市民阶层发展的潮流
鉴于唐末五代的乱象,北宋统治者“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由此完成了制度设计。北宋制度设计
A. 分化兵权铲除了祸患基础
B. 政策与措施针对性较强
C. 分离相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D. 利于政府合理发挥作用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代张籍的这首《凉州词》可供研究唐代的
A. 社会习俗 B. 丝绸之路 C. 边疆治理 D. 财政收入
北魏迁都后,在都城洛阳设置专门场所以供归魏的南朝人士、边夷侍子和朝贡使节居住,并用“归正”、“慕义”等词为其居所定名。此举旨在
A. 促进洛阳经济的恢复发展 B. 彰显民族政策的开明
C. 凸显北魏的华夏正统地位 D. 缓和南北政权的矛盾
班固《张安世传》记载:“安世尊为公侯,……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出西汉
A. 官营手工作坊非常发达 B. 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C. 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 D. 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据考证,西周至春秋早期,一些相距甚远的诸侯国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与周王朝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此现象说明
A. 手工业实现了器物标准化生产
B. 周王以赏赐青铜器物笼络诸侯
C. 宗法制确保同族文化的延承性
D. 分封制推动了中原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