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纲领》第十七条规定:“废除国民党反动政府一切压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制定保护人民的法律、法令,建立人民司法制度。”该规定所体现的原则源自
A. 巴黎公社
B. 十月革命
C. 《共产党宣言》
D. 1954年宪法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
——[美]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认为毛泽东学说中的支柱是什么?你如何评价这一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8年,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向全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号召,他认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个表现中带着必有的中国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运用它,成为全党必须解决的问题”。
——姚中国《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
(1)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并依据所学知识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具体表现。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先进人物往往既能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又能正确看待和处理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材料三中,毛泽东对外来文化持怎样的观点?运用这一观点,他在20世纪20年代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新的革命理论?
“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源。”以上言论出自毛泽东撰写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此时的中国
A. 国民革命运动如火如荼 B. 革命根据地成燎原之势
C. 工农红军正在战略转移 D. 抗日民主运动蓬勃发展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查报告》中写道:“‘什么农民协会,砍脑壳会,莫害人!’富农中态度恶劣的这样说。……中农呢?他们锅里有米煮,没有人半夜里敲门来讨账。独自皱着眉头在那里想:‘农民协会果然立得起来吗?’……而他们(贫农)中间有很多人,是‘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他们有什么不进农会?”。这段话意图是
A. 应该按照经济地位的不同区别对待农民
B. 经济地位的不同导致农民革命态度不同
C. 农民阶级不如工人阶级有坚定革命信念
D. 争取贫农是革命取得胜利的最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