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时法,有书,有算。”这“贡士之法”是指
A. 世袭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贾谊•治安策》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的这一思想在汉武帝时期的实践是
A. 实行郡国并行制
B. 实行“推恩令”
C. 设置“中朝”
D. 实行征辟制
“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记述的史实发生于以下哪一时代
A. 战国 B. 秦朝 C. 汉朝 D. 唐朝
西周贵族统治集团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序列,天子以下贵族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 封国的大小
B. 军功的高下
C. 血缘的亲疏
D. 财产的多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康德和卢梭从社会契约论出发,主张如同国家起源于个人契约一样,欧洲各民族也可以通过订立一个社会契约,建立一个欧洲国家联邦体。在历史上,欧洲思想家们提出在欧洲组建一个新的政治共同体,并形成了三种类型的政治联合设想。一是“欧洲统一于宗教”,即以基督教为主导推动欧洲统一;二是“欧洲统一于君主”,即主张在君主协议的基础上或由一个霸权国家来实现欧洲的统一;三是“欧洲统一于人民”,即让人民成为推动欧洲联合的主体,也就是说,欧洲的一体化必须赢得民众的支持。
——摘编自克里斯托弗•道森《基督教与欧洲文化》、刘传春《欧洲政治联合思想的演进探析》等
材料二在当今时代,欧洲政治联合的思想家提出,欧洲走向联合的基础则是欧洲人共享的文化价值观,如自由、平等、民主等原则。在法国与欧洲的关系上,戴高乐关于欧洲联合的构想具有三层含义:多国家的欧洲联合、法国领导下的独立欧洲以及建立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大欧洲。戴高乐的“欧洲观念”是戴高乐为法国制定的对外政策思想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戴高乐主义的核心内容,并至今对法国的欧洲政策仍具有指导意义。若非戴高乐扛起自由法国的战旗并使之跻身大国俱乐部,今天的法国恐怕不存在了。因此,无论是“民族国家的欧洲”“欧洲人的欧洲”或是“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法国始终是戴高乐在关于欧洲秩序的所有构想中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出于以上考虑,戴高乐从四十年代后期开始便致力于构建一个“大欧洲”。
——摘编自《法国视角下的欧洲联合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欧洲统一设想提出的历史背景,并指出这些设想共同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主义”关于法国在欧洲统一问题上的主要诉求。指出二战后期以来,“欧洲人的欧洲”实践的有利因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72年,《申报》连载了《谈瀛小录》《一睡七十年》和《乃苏国奇闸》等近代翻译小说,开创翻译小说大众化的先河,但当时读者的冷淡态度使近代翻译小说发展受到阻碍。《申报》在连载《听夕闲谈》时,尽管译者依照传统的章回小说形式,将作品分五十五节,并拟定双句对偶标题,在各节结尾处用“后事如何,且看下回续谈”等套语形成悬念,但回应寥寥。
1896年《时务报》连载了《英国包探方喀迭医生案》等五篇福尔摩斯侦探小说,受到了读者普遍欢迎,这些作品也风靡全国。几乎同时,《清议报》上连载《佳人奇遇》与《经国美谈》,随后《清议报》《新民丛报》与《新小说》(1902年创刊)等都连载翻译小说。其中,1899年初,《巴黎茶花女遗事》多次再版,其他言情小说和侦探小说也接踵而至。至1902年,共翻译小说23种。
自1902——1911年底,有将近600种翻译小说连载在报刊之上。此阶段,译者囊括社会各界,翻译名家增多,由早期的本土化自创到越来越多地忠于原著,尤其是短篇翻译小说数量激增,成为此阶段翻译小说的主要文体形式。
——摘编自袁选《试论晚清翻译小说与林纾的贡献》、裘禾敏《晚清翻译小说的误读、误译与创造性误译考辨》等
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