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唐代宰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由中书省发出。然后再呈送皇帝画一敕字,经画敕后,即成为皇帝的命令,然后行达门下省。若门下省反对此项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皇帝之“画敕”亦等于无效。门下省复核手续完成后,即送尚书省执行。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三省制的运作程序,并分析这种新机制的进步意义。
材料二在世界各民族中,英国体现着一种独特的发展方式。这种方式以和缓、平稳、渐进为主要特色。与其他国家一样,英国的历史也充满斗争;所不同的是,斗争的结果在英国不是一方压垮另一方,而是双方都在斗争中自我更新,最后融合成一种新文化。这个稳重的民族为现代世界奠定了好几块基石:英国最早实现工业化,成为近代大工业的开路先锋。英国最早实行政治变革,为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树立了样板。
——摘编自钱乘旦《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英国政治发展的突出特点,结合史实说明英国在政治上成为“现代世界的开拓者”的制度表现。
材料三孙中山指出:“中国革命之目的,系欲建立共和政府,效法美国,除此之外,无论何项政体皆不宜于中国”。但其共和政制设计并非完全照搬西方国家,在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之外,还有考选权与纠察权。“考选制和纠察制本是我中国固有的两大优良制度,……我期望在我们的共和政治中复活这些优良制度,分立五权,创立各国古今所未有的政治学说。”
——摘编自郭辉《孙中山的“共和”政制构想及其特征》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的“共和”政制构想的核心内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评孙中山的政治构想。
“19世纪中期的近代中国”主题学习探究。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一历史阶段特征19世纪中期的中国大事记
(1)历史事件的发生具有内在联系。结合图示及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分析说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概括指出19世纪中期的中国社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特点?
探究二开埠通商
(2)图一和图二分别是近代中国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的结果?对比两图,分析指出通商口岸的空间分布变化。
探究三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银行……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兴宝藏。凡金、银、铜、铁等货,有民探出者,准其禀报,爵为总领,准其招民采取。
——《资政新篇》
(3)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既是旧式的农民战争,但又带有新的时代特点”,请结合材料一、二加以论证说明。
下图是英国漫画家所画1890年“辞退俾斯麦”的历史漫画。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辞退俾斯麦的应该是
A.帝国皇帝 B.内阁成员
C.帝国议会 D.联邦议会
美国和法国都是代议制国家,两国政治体制的相同之处是
①国家元首都是总统
②总统都是由议会选举产生
③议会都实行两院制
④议会都行使立法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为扭转货币发行的混乱状况,美国政府根据《邦联条例》所授予的权限,于1781年进行金融制度改革,发行纸币;但是到1786年仍有7个州继续发行自己的纸币,导致政府金融改革的夭折。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A. 美国只是名义上获得独立
B. 各州对《邦联条例》不满
C. 美国邦联制存在明显弊端
D. 各州与邦联政府矛盾激化
“第五表,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上述规定说明罗马法
A. 提倡公民人人平等
B. 严格保护奴隶制
C. 维护贵族的利益
D. 严格保护私有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