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教育部要求全国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十四年抗战”起自
A. 九一八事变
B. 华北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1936 年 12 月 15 日胡适以北平各大学校长的名义发电报给张学良:“陕中之变,举国 震惊。……足下应念国难家仇,悬崖勒马,护送介公出险。若执迷不悟,……足下当为 国家民族之罪人矣。”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当时( )
A. 西安事变有违民众意愿 B. 蒋介石有较高社会声望
C. 团结抗日成为举国共识 D. 民族危机加剧社会分化
1943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关于庆祝中英、中美间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决定》,指示各根据地都要庆祝不平等条约的废除。此时“不平等条约的废除”说明了
A. 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战场是主要战场
B. 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C. 中国人民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D. 中国成为主权真正独立的国家
1931—1945 年,国民政府对日军费支出约 30 多亿美元,其中近一半是靠苏、美、英 援助和华侨捐款,而美国 1944 年的军费开支就有 874 亿美元,其中六成靠公民购买国债 解决。这说明( )
A. 国民政府的消极抗日政策 B. 美国更加重视太平洋战场
C. 抗战胜利依赖于外来援助 D. 中国社会的经济水平落后
下图为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中、日舰队的隶属关系表。材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之一是
A. 军队贪污腐败盛行
B. 洋务派任人唯亲
C. 军队指挥体系落后
D. 舰队数量的过多
“一时间,从通都大邑到穷乡僻壤,从垂暮老人到黄髫稚子,无不喊出‘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废除不平等条约’、‘工农兵联合起来’的口号。”该时期指的是
A. 辛亥革命时期
B. 五四运动时期
C. 国民革命时期
D. 土地革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