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原则是
A. 中央集权原则、民主原则
B. 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C. 自由平等原则、权力制衡原则
D. 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原则
《大国崛起》中说:“接下来在确定新国王的时候,议会经过讨论……最终决定威廉夫妇共同为英国国王。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材料中的“变化”是指
A. 王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B. 国家权力中心开始转移至议会
C. 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建立
D.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马克思曾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他们与罗马法制不相符合。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
A.罗马法维护奴隶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B.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笼络上层阶级
C.罗马法为巩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法律依据
D.罗马法起着管理社会的职能,稳固着帝国的政治经济基础
《十二铜表法》规定:“橡树的果实落入邻地时,得入邻地取拾。”“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
A. 注重保护平民利益 B. 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C. 注重维护私有财产 D. 缓和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A. 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B. 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C. 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D. 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该故事主要反映了
A. 陶片放逐法毫无积极意义可言
B. 个别公民影响民主程序正常运行
C. 陶片放逐法限制了反民主势力
D. 古代雅典民主是一种粗糙的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