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世纪晚期一位人士曾大声疾呼:“何以立国?曰:富。何以制夷?曰:强。何以致富强...

19世纪晚期一位人士曾大声疾呼:“何以立国?曰:富。何以制夷?曰:强。何以致富强?曰:在治人。人不自治,治之以法。”对材料中“治之以法”最恰当的理解是

A.推翻君主政体                    B.废除不平等条约

C.改革科举制度                    D.变革政治制度

 

D 【解析】 试题分析:“治之以法”就是用“法治”取代“人治”,因此必须推翻君主专制政体,也就是要变革政治制度。A项中“君主政体”过于笼统,也包括君主立宪制,故不准确;B、C与材料不符;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位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这则材料实质

A. 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B. 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的理念

C. 指出资产阶级宣传西方启蒙思想的缺陷

D. 否定资产阶级宣传启蒙思想的作用

 

查看答案

学者季羡林认为,我们对西方文化和外国文化,当然要重视“拿来”,就是把外国的好东西“拿来”。这里涉及到三个方面,物的部分、心物结合的部分、心的部分,都要拿。这里“心的部分”是指

A. 外国先进的科技

B. 外国的思想文化

C. 外国的政治制度

D. 外国的生活方式

 

查看答案

在谈到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洋务派同改革派的真正差异不过在于:前者只布新而不除旧,后者布新同时除旧。能支撑此观点的是

A. 发展近代工业

B. 创办新式学校

C. 实行民主政治

D. 编练新式军队

 

查看答案

近代在对待西方文明时,中国大都是“在传统中变”,但甲午战争后,出现了“在传统外变”的取向。出现“在传统外变”的内在根源是

A. 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影响

C. 洋务运动的弊端日益明显

D.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