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几乎世界白银产量的半数流入了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之一,国内商品经济发达,却没有产生强大的扫荡封建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主要原因在于
A. 鸦片输入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B. 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的发展
C.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较为缓慢
D. 英、法工业革命后的商品输出
中国古代史学家多以封建制和郡县制来划分中国历史发展阶段。顾炎武希望“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这反映了顾炎武
A. 呼唤圣人有浓厚的人治色彩
B. 借封建宗法精神实现治世
C. 探索治国之道具有复古倾向
D. 以地方自治反对君主专制
明代《织工对》记载:“余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聚工以织。……进而问之……工对曰: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虽食无甘美,而亦不甚饥寒。”材料表明在明代
A. 已显露出近代化的曙光
B. 手工业者对雇主依附性强
C. 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 钱塘政府抑商措施已失效
中国古代男子休妻有“七出”之说,同时又有“三不去”对男子随意休妻进行限制,即妻子无娘家可归、曾替家翁姑服丧三年的、丈夫娶妻时贫贱但后来富贵的。这一规定
A. 切实保护了妻子的利益
B. 稳定了家庭婚姻关系
C. 有利于维护宗法伦理秩序
D. 赋予女子婚姻主动权
《礼记》中载:“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这主要反映了西周
A. 按地域分割政治权力
B. 维护嫡长子的特殊地位
C. 宗法制与郡县制相结合
D. 天子为“天下共主”
传说和一些历史记载均认为黄帝是男性,但有学者依据《左传》里“帝,后也”,《吕氏春秋》里“后土”即黄帝的神灵,《汉书》将“后土”解释为老年妇女,《史记》也说黄帝主生育、有女主象等记载推定黄帝是女性。这最能说明
A. 《史记》是一手史料,可信度较高
B. 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应注重考辨
C. 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了黄帝的性别
D. 黄帝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