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说:“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不仅仅...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说:“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领导了辛亥革命,而且在于他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与时俱进完善自己的革命理念和斗争方略。”下列表述能体现孙中山先生“与时俱进”的精神有

①从宣传三民主义到赞同社会主义

②从倡导“学习欧美”到决定“以俄为师”

③从只提“平均地权”到增补“节制资本”

④从突出强调“反满”到明确提出“反帝”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B 【解析】试题分析:孙中山作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始终坚持资产阶级共和国理想,所以①不符合史实,故排除;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是主张学习欧美的,后来在十月革命之后,孙中山开始意识到自己革命的不足,开始以俄为师,故②符合题意;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孙中山主张平均地权,后来在新三民主义中,孙中山又增加了节制资本,故③符合题意;同样在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主张反满,后来经过自己革命的失败后的反思,意识到了应该反帝,故又有了新的进步,故④符合题意,所以B为正确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孙中山指出:“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其中的“民族革命”存在的缺陷是

A. 典型的大汉族主义

B. 激化了满汉之间的矛盾

C. 未能消除民族歧视

D. 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查看答案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马克·奥里尔·斯坦因(Mark Aurel Stein,1862-1943),英国人,原籍匈牙利,1900-1916年间三次深入我国新疆和甘肃一带,为英国印度殖民政府进行非法测量和偷窃文物的活动。曾从敦煌窃走在石窟里珍藏了千余年的大量写经、古写本、佛教绘画和版画等,现藏于伦敦不列颠博物馆。著有《古代和阗》、《塞林提亚》、《亚洲腹地》、《在中亚古道上》等。

——《辞海》1979版

材料二斯坦因,原籍匈牙利,是一名犹太人,1904年入英国籍。世界著名考古学家、艺术史家、语言学家、地理学家和探险家,国际敦煌学开山鼻祖之一。他是今天英国与印度所藏敦煌与中亚文物的主要搜集者,也是最早的研究者与公布者之一。他的许多著作至今仍是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者的案边必备之书。曾经分别1900-1901年、1906-1908年、1913-1916年、1930-1931年进行了著名的四次中亚考察,考察重点是中国的新疆和甘肃,所发现的敦煌吐鲁番文物及其他中亚文物是今天国际敦煌学研究的重要资料。斯坦因在其中亚考察过程中,从我国新疆、甘肃、宁夏等地发掘并劫走大量的珍贵文物,而且由于他的盲目挖掘,使许多原保存在流沙层中的文物毁于—旦,他的这些行为严重地损伤了中华民族的感情。

——摘自《百度百科·斯坦因》(最近更新:2015年6月)

(1)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说明这两则材料对斯坦因述评方面的差异。结合材料撰写的时代,指出产生差异的原因。

(2)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与方法是怎样的?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元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以土官治土民”。明政府开始废除世袭土官,代之以由中央任命的、有一定任期的“流官”,即所谓的“改土归流”。清朝雍正时期,全国统一基本实现,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盛世局面正在形成。同时,内地人民逐渐南迁,西南地区和内地经济上互通有无,民族融合日益加强。但各土司辖地如同一个个封闭王国,土司对土民进行敲骨吸髓的剥削和压迫,有的甚至拥兵反叛。因此,有识之士改流的呼声日益强烈。雍正帝委任云贵总督鄂尔泰主持改流工作。鄂尔泰采取“剿抚并用”、以剿为主的方针,在大规模用兵告一段落后,进行了大量的善后工作:妥善安置被革土司,慎重选任新设流官;解放奴仆,推行保甲制度;禁革各种旧制陋规;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开路办学等。

——摘编自李世愉《清代土司制度论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雍正时期改土归流能够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雍正时期改土归流的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材料二:见图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两项有关工业革命的信息,并加以简要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准确运用相关材料进行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申报》光绪二十年元月初九、初十、二十一日发表的《战必胜说》、《论日本之谋朝鲜将为俄人所误》、《论中国之兵可胜日本》等评论文章,都认为中日战争中国必胜,日本必败。”

——龚书铎《甲午战争期间的社会舆论》

材料二“日本自改法以来,民恶其上,始则欲复封建,继则欲改民政。……虽兵制步伍泰西,略得形似,然外无战将,内无谋臣。问其师船则以扶桑一舰为冠……,余皆小炮小舟而已,去中国铁船定远、超勇、扬威远甚。问其兵数,则陆军四五万人,水军三四千人……近始杂募游惰,用充行伍,未经战阵,大半恇怯,又去中国准、湘各军远甚。”

——张佩纶(晚清名臣,清流名人)

“倭不度德量力,敢与上国抗衡,实以螳臂当车,以中国临之,直如摧枯拉朽。”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彼自变法以来,一意媚事西人,无非欲窃其绪余,以为自雄之术。……日本步趋西法,虽仅得形似,而所有船炮略足与我相敌。若必跨海数千里与角胜负,制其死命,至未敢谓确有把握

——李鸿章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中国民众对中日战争持怎样的看法?为何有如此的看法?

(2)材料二反映当时部分士大夫怎样的心态?说明了什么问题?

(3)和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中李鸿章的看法如何?为何有此看法?又是如何实施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