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问题的是孙中山的 ( )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主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孙中山说:“立国于大地,不可无法也。立国于世纪文明竞进之秋,尤不可以无法,所以障人权,亦所以过邪僻,法治国之善者,可以绝寇贼息讼争。”由此可以得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政治目标是( )
A.推翻满洲贵族的封建统治 B.教育国民改造国民性
C.平均地权解决国计民生 D.依法治国,实行民主政治
孙中山在《民族主义》中指出:“适者生存,不适者灭亡;优者胜,劣者败。……抵抗外国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积极的,这种方法就是振起民族精神,求民权、民生之解决,以与外国奋斗。二是消极的,这种方法就是不合作。不合作是消极的抵制,使外国的帝国主义减少作用,以维持民族的地位,免致灭亡。”由此可以看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
①与严复的思想一脉相承
②体现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③得到了民众的普遍认同
④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④
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粹主义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的“民族”色彩也很突出,但那主要是“驱逐鞑虏”、“排满兴汉”的民族性,与后来“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主义,不是一回事。其依据是
A.没有明确提出反帝主张
B.没有无产阶级领导
C.在革命中曾经寻求西方国家的支持
D.辛亥革命是孙中山直接领导的
1924年,孙中山指出:“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绝不可能。”材料中孙中山关于中国国情的认识对其晚年革命主张的主要影响是
A. 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B. 提出反对民族压迫主张
C. 提出节制资本主张
D. 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