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伯利克里曾自豪地宣称:“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伯利克里曾自豪地宣称:“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体现雅典人这种公民主权观念的,便是民众(公民)大会权力至上的制度。

——《论雅典民主政治》

材料二古代(雅典)和现代的民主模式存在相似的地方:首先是民众的广泛参与,只不过参与的程度和方式不同;其次,进行政治决策和政治管理的人要向民众负责。

——《黄洋谈雅典民主与西方民主传统》

材料三奴隶主利削阶级民主意味着对奴隶和非公民群众专政,这种民主政治同历史上剥削阶级国家采用的其他各种政体并无区別。而这种民主政治向历史上剥削阶级国家采用的其它政体形式相比,有相当的进步意义。雅典的民主政治实践表明,保证统治阶级内部的民主,国家非但可以很好地履行对奴隶、非公民群众专政的职能,而且可以很好地平衡统治阶级内部各阶层、各集团的利益,较长期地保证政治稳定、经济繁荣。

——《如何评价雅典民主制》

(1)根据材料一指出伯利克里对雅典民主判断的依据。

(2)以古雅典和美国政治体制为例,说明材料中“民众的广泛参与”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雅典民主制。

 

(1)依据:主权在民,少数服从多数。 (2)说明:古雅典公民有选举权和直接投票权,这主要体现在公民大会上;美国公民通过代议制选举代表行使权力,这主要体现在议会制度上。 (3)评价:雅典民主制有着明显的阶级局限性,但它有利于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保障政治稳定,从而促进经济、文化发展.雅典民主制为近代民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大会权力至上”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主权在民,少数服从多数等方面指出伯利克里对雅典民主判断的依据。 (2)本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雅典公民大会、美国代议制等方面说明材料中“民众的广泛参与”的观点。 (3)本题根据材料三“奴隶主利削阶级民主意味着对奴隶和非公民群众专政……很好地平衡统治阶级内部各阶层、各集团的利益,较长期地保证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简要评价雅典民主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阀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最初的科举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着重强调儒家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他科目,如法律、教学和政治时事等。渐渐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人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由于科举成就和荣耀主要取决于才学,因此社会上逐渐流行起一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傾向。一个学子花费全部的青春用于备考,经常会有一些人倒霉地在十来次三年一度的科试中落第——这样实际上就花去了一生的时间。即使是那些考中的人也会因思想过度紧张而筋疲力尽,被折磨得唯唯诺诺,成为官场上一些谨小慎微、平庸的官吏,不会构成什么挑动事端的威胁。无怪平唐太宗会志得意满地评价说:“天下英才尽入吾毅中矣!”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的影响。

 

查看答案

武昌起义后,孙中山说:“清朝江山不可收拾,于是而南北和议开,于是而非袁莫属之论起……加以远闻国人,尚有主张清帝之君宪者,予深恐革命大功亏于一篑,故不得不舍外交之良机,而奔驰回国。”材料反映了

A. 列强准备武力干涉革命

B. 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C. 君主立宪政体广受推崇

D. 辛亥革命果实已被窃取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某部法律文件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该法律的进步性是

A. 宣示了中华民族独立

B. 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C. 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

D. 开启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可以称之为20世纪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表明辛亥革命

A. 实现了民主

B. 赢得了民族独立

C. 存在着妥协

D. 迎来了国外王者

 

查看答案

下边漫画反映了“八位强人正在合力痛打一位弱者”,“弱者”所代表的政府被迫签订了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