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6世纪初中国的金银比价是一比六,而欧洲是一比十二。欧洲各国将套取黄金作为对华贸...

16世纪初中国的金银比价是一比六,而欧洲是一比十二。欧洲各国将套取黄金作为对华贸易的重要策略,规定贸易的一定比例是用白银购买中国黄金。这种经济策略造成

A. 明朝出现“银贵钱贱”的金融问题

B. 白银逐渐成为中国普遍流通的货币

C. 欧洲进一步沦为对华贸易的出超国

D. 重商主义经济理论开始在欧洲盛行

 

B 【解析】由材料“16世纪初中国的金银比价是一比六,而欧洲是一比十二”和“欧洲各国将套取黄金作为对华贸易的重要策略”,这有利于白银输入中国,从而导致白银逐渐成为中国普遍流通的货币,故选B;材料没有“银贵钱贱”的信息,排除A;由于中国与欧洲的金银比价差异,所以中国白银沉淀未必是对华贸易的出超的结果,故选C;材料无法体现“开始”的限定,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朱熹很强调“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则强调“从静处体悟,在事上磨练”“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他们的这些主张说明

A. 理学心学在世界观上迥异

B. 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的特征

C. 宋明时期道德沦丧的背景

D. 超凡入圣是古人的总目标

 

查看答案

范仲淹的《书扇示门人》一诗写道:“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以种地为喻,很有些“得之勿喜,失之勿悲”的超脱。这反映出

A. 北宋的土地换手率很高

B. 庆历新政遇到的阻力较大

C. 理学融入了玄学的思想

D. 文官政治的彼此倾轧严重

 

查看答案

宋代统治集团有“富者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的认识,将增加国库赋税收入的目标指向豪强而非小农,认为“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受此影响,宋代

A. 以转运使控制地方财税

B. 忽视了自耕农的重要性

C. 对商业的监管有所放松

D. 租佃经济得到充分发展

 

查看答案

汉代《汤液经法》把方剂命名为大小青龙汤、白虎汤、玄武汤、朱雀汤等,宋代官方主编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出现了藿香正气散、四君子汤等新的方剂名。这反映了中医

A. 施治理念发生变化

B. 受到官方哲学影响

C. 具有辩证哲学色彩

D. 主要关注人的品行

 

查看答案

下图为江西出土的南宋银鎏金魁星盘,盘心是安放杯盏的菱花形凸校框,框外盘底则是一树桂花盛开的图案,喻“蟾宫折桂”。这一出土文物反映出当时

A. 求取科考功名的社会心理

B. 繁华兴盛的海上丝绸之路

C. 素称发达的古代冶金水平

D. 商品经济催生的市民审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