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4年7月组建的中华革命党,入党誓约中有“服从孙先生再举革命”之语,当时革命...

1914年7月组建的中华革命党,入党誓约中有“服从孙先生再举革命”之语,当时革命党内有人要求将其修改为“服从领袖”,被孙中山拒绝。孙中山称“你们……见识亦有限,应该盲服我。”这说明

A. 民初的护国运动呈现一片乱象

B. 革命阵营内部的真假共和之争

C. 孙以激烈手段加强党内的聚力

D. 专制政体的思想基础根深蒂固

 

C 【解析】材料只是反映对入党誓词的分歧,排除A;中华革命党并非反对维护共和,而是不赞成一味服从孙中山,排除B;由孙中山反对修改“服从孙先生再举革命”,体现了孙以激烈手段加强党内的聚力,故选C;孙中山组建中华革命党的主旨是要维护民主共和政体,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02年,清廷授意大臣向日本索要上一年在华军官的名单,称“禁门以内,日本兵官严饬弁兵,极力保护……着查取兵官武弁职务,迅速电复,以便分划等第,赏给宝星”。这一做法

A. 表达了基于国际规则的善意

B. 证明中国外交的近代化趋势

C. 试图分化各列强以保全统治

D. 反映出清政府的腐朽和落后

 

查看答案

1901年慈禧以光绪帝名义颁布的“预约变法”上谕声称:“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同时也提到“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这一上谕表明

A. 清廷以“变法”应对艰难时局

B. 洋务派官员才是朝廷主事者

C. 光绪帝痛下决心主持“变法”

D. 激进民主派的思想得到重视

 

查看答案

1897年7月14日的《申报》报道,“有客籍之人旅游过此者,谓之较之两三年前有不同焉,以沪上求时新……而不知在土著之人观之,则凡诸不同者,不待两三年也,有一岁而已变者焉,有数月而即变者焉。”这表明近代上海

A. 中外贸易发展较快

B. 社会生活全盘西化

C. 市民习俗趋新多变

D. 文化冲突经常发生

 

查看答案

下图是清政府各年财政收支的盈余情况。可以从中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A. 晚清时期的贸易赤字愈演愈烈

B. 对外赔款加剧了晚清财政负担

C. 近代前期的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D. 经济崩溃是清政府灭亡的主因

 

查看答案

光绪十四年,曾国荃在奏疏中说,“近年印度、日本产茶日旺,.售价较轻,西商告争购洋茶,以至华商连年折阅……十三年统计亏银将及百万两,不独商贩受累,即皖南山户园户因之交困。”这说明

A.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掠夺的重点发生了转移

B. 中国的出口型农副产业无法掌控自身命运

C. 中国经济末被真正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西方列强的侵略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