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面的《近现代中国个人消费需求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1...

阅读下面的《近现代中国个人消费需求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1887-1922

1922-1936

1936-1952

消费需求年增长率

0.67

3.76

-1.88

国民收人年增长率

1.00

1.45

-2.40

 

 

A. 各时期政府都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

B. 近代民族工业得到持续快速发展

C. 战争对国民经济的破坏性较明显

D.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刺激了消费需求

 

C 【解析】根据表格,1936—1952年消费需求和国民收入年增长率均为负值,这一时期主要属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从中可以看出战争对国民经济的破坏性较为明显。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AB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8年4月,日军原本计划让华北方面军一部沿平汉线南下,以策应华中方面军沿长江向武汉进攻的行动。后又考虑到华北地区的“治安不良”,难以抽调兵力,于是命华北方面军留守,放弃南下参战计划。由此可见

A. 日军未周密考虑本国资源缺乏的困境

B. 中共领导的百团大战破坏了交通线路

C. 重庆政府在沦陷区安插大量军统特务

D. 八路军的游击战术对日军造成了威胁

 

查看答案

1927年4月至5月,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毛泽东向大会提出农民运动决议案,建议“广泛地重新分配土地”,大会没有采纳,甚至未予讨论。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 深受王明“左”倾路线的影响

B. 坚持中心城市暴动的革命模式

C. 并未认识到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D. 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工人运动上

 

查看答案

1912-1921年,张謇斥资扩建了好几个大生分厂,还热衷于投资其他领域,但很快出现无法更新机器设备的问题,陷入亏损负债局面。这说明了

A. 一战结束导致产品成本增加

B. 民族工业结构没有发生质变

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D. 张謇的企业投资理念有问题

 

查看答案

傅斯年指出,“历史本是一个破罐子,缺边掉底,折把残嘴,果真由我们一整齐了,便有我们主观的分数加进了……研究历史要时时存着统计的观念,因为历史事实都是聚象事实。然而直接用起统计方法来,可须小心着,因为历史上所存的数目多是不大适用的。”材料说明傅斯年认为

A. 历史的残破不全不值得人们研究

B. 历史统计都存在着严重主观因素

C. 可以通过重现历史事实演绎历史

D. 历史研究中要慎重利用统计数据

 

查看答案

在文学革命之后的最初几年里,文学市场上充满了日记、书信和主要是自传体的作品--全都是满纸的顾影自怜和自我陶醉,而且激荡着青春的放纵。这表明了当时

A. 文学的发展    B. 礼教的荡涤    C. 个性的发现    D. 国民普遍觉醒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