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政治宪法学的视角,我们看到,一个建立在激进革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政治宪法学的视角,我们看到,一个建立在激进革命逻辑上的国家体制是非常脆弱的,单纯的革命固然可以打破一个旧体制,但难以构建一个新体制,因为,这个新体制缺乏赖以立国的坚实基础。

——高全喜《英国宪政中的妥协原则》

材料二无产阶级要掌握国家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就必须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但是,资产阶级与历史上的一切剥削阶级一样,绝不会自觉退出历史舞台,因此无产阶级就必须团结起来进行暴力革命。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共产党宣言》中公开宣布: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马克思、恩格斯把暴力革命看成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的根本途径和手段。

——邢梅萍《社会价值变迁下对马克思暴力革命思想的再思考》

依据材料,从中另选一个观点,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论题:政治革命的手段与各国国情密切相关。 阐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它还颁布了《临时约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但是,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局限性,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采取妥协退让的方针,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之手。袁世凯上台后,逐渐倒行逆施,一步步复辟帝制,最终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因此,一个国家宪政体制的建立不能仅仅凭借激进的革命,还应采取相应的配套举措,广泛赢得群众的支持,才能建立起完善的宪政体制。 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但是临时政府难以满足人民“和平、土地和面包”的要求,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七月事件表明,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改变斗争的策略势在必行,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1917年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条件。因此,暴力革命是一个国家推翻旧政权,建立新型政权的根本途径和手段。 【解析】根据“一个建立在激进革命逻辑上的国家体制是非常脆弱的……这个新体制缺乏赖以立国的坚实基础”表明作者不主张暴力革命,根据“马克思、恩格斯把暴力革命看成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的根本途径和手段”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作用。根据题目要求“依据材料,从中另选一个观点,自拟论题”,应该排除以上两种观点,在两种观点的基础上自拟论题一个新论题,如:政治革命的手段与各国国情密切相关。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可以与中国辛亥革命和俄国二月革命分别论证,最后总结说明政治革命的手段与各国国情密切相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海洋与陆地一样,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会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指出荷、英两国海外殖民地在分布上的不同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

材料三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清王朝内部发生了著名的“海防塞防之争”。争论的第一阶段,表现为防俄与防日之争,其实质是,沙俄和日本谁是中国最大的敌人。第二阶段则表现为传统与现实之争,其实质是何以救国,是固守封建礼教典章制度,还是学习西方现代文明。防日与防俄之争是表象,传统与现实之争才是实质。海防与塞防争论的结果,清政府选择了海防与塞防并重。(编者注:19世纪60、70年代以来,俄、英、法、日等国加大对我国新疆、西藏、云南、两广和台湾的侵略,清政府面临严重的边疆危机。)

——朱华《简述晚清海防与塞防争执内幕》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引发“海防与塞防之争”的原因。

 

查看答案

1956年赫鲁晓夫提出了“三和”思想,即通过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及和平过渡,最终战胜资本主义。这一思想

A. 有利于苏联赢得外交主动

B. 体现了苏联经济的劣势地位

C. 推动了苏联工业化的进程

D. 迎合了欧洲国家的政治需求

 

查看答案

俄国二月革命后,列宁在《远方来信》中写道:无产阶级“利用目前过渡时期的特点,就能够而且一定能够争得民主共和国,争得农民对地主的彻底胜利,以取代古契柯夫一米留可夫的半君主制,然后再争取唯一能够给备受战争折磨的各族人民以和平、面包和自由的社会主义。”该材料反映的主旨是

A. 俄国的二月革命基本实现了民主政治

B. 社会主义革命将满足俄国人民意愿

C. 列宁放弃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幻想

D. 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必然产物

 

查看答案

18世纪前期法国和英国政府都面临较严重的债务问题。在法国,公债概念很难得到推广,债务问题使政府几乎信用扫地。但在英国,债务被认为是国债,国家的财富是国家债务的后盾。对此不同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 波旁王朝对人民的压榨

B. 政治体制的巨大差异

C. 启蒙思想传播程度不同

D. 经济发展水平的悬殊

 

查看答案

“许多希腊人,特别是那些保守派,对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很顾忌,担心它会危及社会秩序和道德。苏格拉底是保守派的主要代表……他永无休止地和朋友们谈话,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这表明,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的关系是

A. 完全一致

B. 纠正与发展

C. 彼此对立

D. 毫无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