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6年,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中指出,若“论功行赏,如果完成民主...

1926年,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中指出,若“论功行赏,如果完成民主革命的功绩作十分,则市民(工人)及军事的功绩只占三分,农民在乡村革命的功绩要占七分。”这反映了毛泽东

A.认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B.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B.否定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 

D.在阐述国民革命运动的功绩

 

A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时间是“1926年”,则可排除B项,因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在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才形成的;“则市民(工人)及军事的功绩只占三分”,结合中国的国情分析,这是比较中肯的,因而没有“否定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故C项不正确;材料没有分析国民革命有什么影响,故D项不正确;“农民在乡村革命的功绩要占七分”,则可知A项正确,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说:“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领导了辛亥革命,而且在于他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与时俱进完善自己的革命理念和斗争方略。”下列表述能体现孙中山先生“与时俱进”的精神有

①从宣传三民主义到赞同社会主义

②从倡导“学习欧美”到决定“以俄为师”

③从只提“平均地权”到增补“节制资本”

④从突出强调“反满”到明确提出“反帝”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早期的新文化运动宣扬“德先生”和“赛先生”,把启蒙视为“救国之要道”;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新文化运动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A. 思想启蒙运动已失去社会价值

B. 救亡图存成为中国各阶级共识

C. 思想运动的发展体现时代要求

D. 民主科学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查看答案

1912年6月,康有为尊孔子为通天教主,宣扬“欲治人心,定风俗,必定道立孔教会”。10月,孔教会获北洋政府批准成立,并被称赞说:“卫道之谋,苦心孤诣。”这反映出当时

A. 文化领城存在复古倾向

B. 维新思想获得官方认可

C. 儒学复兴成为主流思潮

D. 知识分子尊孔热情高涨

 

查看答案

胡适在《四十自述》中说,我原来在学校里的名字是胡洪骧。有一天早晨,我请二哥代我想一个表字。二哥深受当时风气的影响,想了一个“适”字。我很高兴,就用“胡适”二字。胡适所说的“当时风气”应该是

A. 封建伦理道德遭到批判,三纲五常的束缚开始摆脱

B. 救亡图存成为时代强音,“物竞天择”思想被宣传

C.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 新文化运动兴起,“民主与科学”的呼声趋于强烈

 

查看答案

1896年,李鸿章出访欧美时旁听了英国议员们的辩论,觉得那简直是一窝蜂似的吵架,无甚可观;而对记者关于美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出路的问题,李鸿章的回答是:清国政府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但这些企业的自主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这表明李鸿章(  )

A. 反对政治变革、出卖国家主权

B. 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认识

C. 思想观念、政治立场已等同维新派

D. 政治观点与外交理念在当时中国是最先进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