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社会的发展总是与人类思想的进步联系在一起的。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日谈》封面...

社会的发展总是与人类思想的进步联系在一起的。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日谈》封面

材料二“有人说当钱币一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时,灵魂就超脱炼狱飞入天堂,这是宣传者的捏造。”

——《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四“……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项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骑马的刺吗?……一切享有天然权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

材料五一旦人民可以摆脱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摆脱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社会秩序……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卢梭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近代早期欧洲发生的哪两件大事?这两件大事共同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简要归纳材料三、材料四、材料五中所体现的思想主张,及共同的历史影响。

(3)根据所学,请谈谈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

 

(1)大事: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历史意义:以人文主义为武器,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摧毁了教会的精神枷锁,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把人和人性从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出现 (2)思想主张:三权分立;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共同历史影响: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为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制度提供理论基础 (3)影响:促进思想解放,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科技创新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及分析理解的能力,第一小问的解答紧扣材料一中“十日谈”,材料二中“《九十五条论纲》”可以得出两者史料分别反映的是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第二小问的解答需要紧扣“共同点”,可以从思想解放运动、打破了封建思想束缚、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等角度分析归纳即可。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的解答紧扣“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可以得出应该是三权分立,结合“一切享有天然权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可知体现了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主张,结合“社会秩序……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卢梭”等信息可知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思想,第二小问的共同点可以归纳三个思想,其共同点可以从反封建、促进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的角度分析归纳即可。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与归纳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联系史料,可以从思想、经济、科技的创新三个角度分析归纳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自汉代起,儒家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他们的政权合法性寻找某种原则,对于他们是至关重要的。……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他们最大成就是,使这个从未亲身经历封建时代的新文人阶层相信,孔子的学说能够应用于新的政治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

——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

材料二朱熹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编《小学集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读书、写字、饮食都作了道德规定。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贽书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惟此书抨击孔子,另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尤以罪不容诛者。其书可毁,其名亦不足以污简牍,特以贽大言欺世,至今乡曲陋儒,震其虚名,如置之不论恐贻害人心,故特存其目,以深曝其罪。

——清《四库全书总目·别史类存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儒学为支持中央集权提供的理论主张。这些理论主张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在推广理学方面所做的努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推广理学的社会条件。

(3)根据材料三,结合李贽的思想主张说明“其书可毁”的理由,并分析统治者“毁书存目”的目的。

 

查看答案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祖国和人民;江泽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材料体现的共同本质思想是

A. 提高党和国家的执政能力    B.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 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 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查看答案

1982年9月的中共十二大至1987年的十三大,是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的五年,通过这五年的探索。我们在理论、路线和政策上竖起一面旗帜,取得两大突破。这“两大突破”与中共十三大相关的是

A. 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B. 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 突破了党内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D. 进一步确立了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查看答案

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1977年)至十七大2007年)七个报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报告中理论邓小平成为高频词汇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

C. ③②④①

D. ②③①④

 

查看答案

1926年,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中指出,若“论功行赏,如果完成民主革命的功绩作十分,则市民(工人)及军事的功绩只占三分,农民在乡村革命的功绩要占七分。”这反映了毛泽东

A.认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B.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B.否定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 

D.在阐述国民革命运动的功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