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孔子所编的《春秋》,在遣词用字方面非常讲究,如鲁君遇“弑”者有四人(隐公、闵公、...

孔子所编的《春秋》,在遣词用字方面非常讲究,如鲁君遇“弑”者有四人(隐公、闵公、予般、子恶),被戕于外者一人(桓公),而《春秋》对此却或书以“薨”,或书以“卒”。这体现了

A. 记载历史的客观性

B. 孔子的价值评判

C. 春秋时的天下局势

D. 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B 【解析】孔子在《春秋》对于用词非常讲究,“弑”“薨”体现出孔子对于当时等级秩序的推崇,实质上说明孔子的评判历史的价值观,故B正确;孔子的记载历史有一定主观性,故A和D错误;《春秋》记载的是诸侯国的事件,不是天下局势,故C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从中国的一个偏僻的山村走出,他沿着凹凸崎岖的坡途,带领着中国人民走向共和国。他“一生力图进行两大创造:一是在一个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二是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巩固、建设社会主义。……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误,毛泽东留给我们的,都是一笔巨大的历史遗产”。

——赵剑英《百年追求:中国现代化方略的发展》

材料二毛泽东同志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接着,他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思想萌芽的背景和表现是什么。

(2)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找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什么?这条道路的形成在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历程中居于怎样的地位?

(3)简要概括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的有益探索。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人在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上,第一次有效地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和发展的实践是

A. 在农村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 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

C. 发表《论十大关系》

D.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设想

 

查看答案

有人说毛泽东思想“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又完全是中国的”。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毛泽东思想完全照抄照搬了马克思主义

B. 毛泽东思想完全是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C. 毛泽东思想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 毛泽东思想既对中国又对世界产生了影响

 

查看答案

“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与上述论述有关的是

A.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 统一战线理论

C.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查看答案

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系统论述的时间和著作是

A. 国民革命时期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等

B. 井冈山时期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

C. 延安时期的《新民主主义论》等

D. 共和国时期的《论十大关系》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