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唐寅(1470~1523),字伯虎,子畏,明中叶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唐寅(1470~1523),字伯虎,子畏,明中叶杰出的画家、文学家。唐寅曾遭科考案牵连,痛感社会的黑暗。为了排遣胸中的烦闷,他远游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领略湖山之胜。回到家乡后,他振作精神,在苏州金闾门外桃花坞筑“桃花庵”,寄趣诗画创作,初学“院派”画家周臣,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工,笔墨精细,形象真实。后师法宋元以来诸名家,以诗画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寄托逸花吐云般的英气,唐寅的诗歌,初学唐人,此时则宗刘禹锡、白居易,“多凄怨之词”“不计工拙,兴寄烂漫”,风采斐然,消极自放,却饱含着辛酸的人生感受,他还出入秦楼楚馆,放浪形骸,以尽量享受短暂的人生,在“半醉半醒”的生活中,冷眼世事,孤傲不羁,“但愿老死花酒阃,不愿鞠躬车马前”。晚年,唐寅还归心佛教,从色空观与人生梦幻说中寻求寄托;绘画笔墨老成练达,蓄有疏放之气。唐寅的一生,怀才不遇,但却以诗画为明代的文化作出了贡献,后A把他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共推为画家“吴门派”的四杰,视为重振和发展文人画的大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寅诗画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寅诗画特点形成的历史背景。

 

(1)特点:兼具写实与写意;创作随性,张扬个性;与生活经历相关:吸收前人多方成果,自成一派。 (2)历史背景:明中叶政治腐败黑暗;八股取士的推行,思想控制加强;江南商品经济发展,世俗化趋势加强。 【解析】依据材料“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工,笔墨精细,形象真实。后师法宋元以来诸名家,以诗画来表现”等信息从画作风格、生活经历等角度分析回答。 结合唐寅生活的时代从政治、思想以及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智者学派处于古希腊的全盛时期,使得雅典为全希腊树立了榜样,成为古代科学、文化、哲学、经济繁荣的纪念碑。这种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在思想上必定出现百花齐放的盛况,民主制在巩固,思想在解放,各种意见都有发表的机会,也就预示着人类思想的大丰收,孕育着一个巨大的思想体系。

——摘编自杨冬梅《智者运动的兴起及其客观影响》

材料二文艺复兴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继承、借鉴和利用古希腊、古罗马的雅典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对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发动的一场革命。它使欧洲的科学和文化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文艺复兴时期一些伟大的人文主义者和教育家积极宣传人文主义,建立新的教育,这对于促进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王宜凯《洋务派科技引进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智者学派兴起的背景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文艺复兴运动的意义。

 

查看答案

1949年,全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大学生人数只有区区11万,其中,工学院每年毕业生连1万人都不到,根本无法满足国家工业建设,特别是重工业发展的需要。据此可接知

A. 全国院校调整的必要性

B. 工业化建设全面开始

C. 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教育

D. 扫盲教育亟需展开

 

查看答案

1956年,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这一方针

A. 是团结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纽带

B. 基本得到了长期持续贯彻

C. 反映了无为而治、放任自由

D. 保证了艺术学术持续繁荣

 

查看答案

1964年10月16日,一声东方巨响震惊了世界——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喜讯传开后,举国振奋。原子弹韵成功爆炸

A. 标志着中国已成为科技强国

B. 振奋了民族精神

C. 极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D. 改善了民众生活

 

查看答案

1992年,邓小平说,不要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讨论。判断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据此可知,南方谈话

A. 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B. 表明开始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 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

D. 消除了国内存在的“资”“社”争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