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计算器的演变 古代 最原始的人造计算工具是算筹,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计算器的演变

古代

最原始的人造计算工具是算筹,计算工具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重大改革是算盘。

 

近代早期

1621年,英国数学家威廉·奥特雷德根据对数原理发明了对数计算尺,不仅能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甚至可以计算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它一直使用到袖珍电子计算器面世。

 

19世纪前期

19世纪初,法国的J.M.雅卡尔发明了用穿孔卡片来控制的纺织机,1822年,英国的C.巴贝奇便根据同一原理制成了一部能执行计算程序的差分机,此后,由于电力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电动式计算器便慢慢取代以人工为动力的计算器。

 

19世纪中后期

1886年美国统计学家制造了第一台可以自行进行加减四则运算、累计存档、制作报表的制表机,这台制表机参与人口普查工作,使预计10年的统计工作仅用了1年零7个月就完成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利用计算机进行大规模的数据处理。

 

20世纪中期

1946年,ENIAC诞生。其特点就是采用电子器件来执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存储信息。同以往的计算机相比,ENIAC突出的优点就是高速度。它的出现标志着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21世纪

50年前,计算机只能被高素质的专家使用。今天,计算机的使用非常普遍,甚至没有上学的小孩都可以灵活操作。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论题: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计算器演变 阐述:古代经济发展落后,人们的计算工具简单,以算筹为主;近代早期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计算器不断进步,出现对数计算尺,能够运行多种运算;工业革命开展,对计算能力要求的提高,逐渐产生差分机;进入20世纪中期,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技术的发展,逐渐影响到计算器,出现电子计算机。 综述: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促使计算器逐渐向综合运算发展,运算速度越来越高。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题,首先依据材料表格中信息提取观点,材料论述的是科学发展历程,可以从“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计算器演变”提取观点,论证依据材料中信息从古代、近代和现代计算器演进的角度分析说明;最后从经济和科技发展推动计算器综合发展信息总结结论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严复是近代中国系统翻译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第一人,通过翻译《天演论》,将达尔文进化论带到中国,并使之超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范畴而具有了世界观的社会意义,又通过翻译《穆勒名学》(原名《逻辑学体系》)和《名学浅说)》,将逻辑归纳法和演绎法介绍到中国,其中对培根的经验归纳法尤为重视。并将之与陈、朱学派的“道问学”相印证,而猛烈抨击陆、王学派的“心性之说”。严复的翻译,创造性地启用很多几乎死亡的中国古代文字,如天演、公理,适者生存等,从而在西方的新式理论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间建立起一种既紧张又内在的相关性。

材料二严复不仅不曾全盘接受西方理论,并且还试图重新纳入中国的传统资源中去吸纳它们。换句话说,严复从来不曾认为中国的自身资源是必须摒弃的。严复在为《天演论》和《穆勒名学》所做的序文和按语中,曾用《易》理阐西学,人们多半以古代佛经翻译的“格义”说作为解释,似乎这仅仅是一个解释的技术或工具的问题。但学术史家钱基博在1936年的《经学通志》中却不这样看,他把严复作为晚清经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赫然列之于“易学家”之列,而且将《天演论》作为其中的代表作品。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本杰明·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复翻译西方著作的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翻泽西方著作特点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唐寅(1470~1523),字伯虎,子畏,明中叶杰出的画家、文学家。唐寅曾遭科考案牵连,痛感社会的黑暗。为了排遣胸中的烦闷,他远游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领略湖山之胜。回到家乡后,他振作精神,在苏州金闾门外桃花坞筑“桃花庵”,寄趣诗画创作,初学“院派”画家周臣,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工,笔墨精细,形象真实。后师法宋元以来诸名家,以诗画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寄托逸花吐云般的英气,唐寅的诗歌,初学唐人,此时则宗刘禹锡、白居易,“多凄怨之词”“不计工拙,兴寄烂漫”,风采斐然,消极自放,却饱含着辛酸的人生感受,他还出入秦楼楚馆,放浪形骸,以尽量享受短暂的人生,在“半醉半醒”的生活中,冷眼世事,孤傲不羁,“但愿老死花酒阃,不愿鞠躬车马前”。晚年,唐寅还归心佛教,从色空观与人生梦幻说中寻求寄托;绘画笔墨老成练达,蓄有疏放之气。唐寅的一生,怀才不遇,但却以诗画为明代的文化作出了贡献,后A把他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共推为画家“吴门派”的四杰,视为重振和发展文人画的大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寅诗画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寅诗画特点形成的历史背景。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智者学派处于古希腊的全盛时期,使得雅典为全希腊树立了榜样,成为古代科学、文化、哲学、经济繁荣的纪念碑。这种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在思想上必定出现百花齐放的盛况,民主制在巩固,思想在解放,各种意见都有发表的机会,也就预示着人类思想的大丰收,孕育着一个巨大的思想体系。

——摘编自杨冬梅《智者运动的兴起及其客观影响》

材料二文艺复兴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继承、借鉴和利用古希腊、古罗马的雅典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对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发动的一场革命。它使欧洲的科学和文化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文艺复兴时期一些伟大的人文主义者和教育家积极宣传人文主义,建立新的教育,这对于促进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王宜凯《洋务派科技引进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智者学派兴起的背景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文艺复兴运动的意义。

 

查看答案

1949年,全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大学生人数只有区区11万,其中,工学院每年毕业生连1万人都不到,根本无法满足国家工业建设,特别是重工业发展的需要。据此可接知

A. 全国院校调整的必要性

B. 工业化建设全面开始

C. 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教育

D. 扫盲教育亟需展开

 

查看答案

1956年,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这一方针

A. 是团结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纽带

B. 基本得到了长期持续贯彻

C. 反映了无为而治、放任自由

D. 保证了艺术学术持续繁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