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香港凤凰卫视资深评论员曹景行在其新书《香港十年》中讲道:“不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

香港凤凰卫视资深评论员曹景行在其新书《香港十年》中讲道:不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这一天都代表着中国一整段历史的结束。……过了这一天,香港又站到了一个新起点上,中国也站到了新起点上。这一天指的是

A. 1997630日    B. 1997631

C. 199771日    D. 19971220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过了这一天,香港又站到了一个新起点上”,是指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揭开了香港历史的新的一页。“中国也站到了新起点上”是指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祖国的统一大业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8年8月,蒋介石听到解放军炮打金门的消息后,接连叫了三个“好”,并随即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发表谈话,公开拒绝了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的“国民党从金门、马岛撤军以实现台湾海峡中立化”的要求.这表明

A. 蒋介石有着可贵的民族主义思想

B. 蒋介石为台湾独立找到了理由

C. 蒋介石企图借机使台湾问题国际化

D. 蒋介石有强烈的好战情绪“

 

查看答案

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谈话中提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这一主张

A. 蕴涵了“一国两制”的思想精髓

B. 首次宣布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C. 提供了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

D. 直接推动了“九二共识”的达成

 

查看答案

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在

A.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B. 1981年叶剑英在全国人大报告提出

C. “九二共识提出

D.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计算器的演变

古代

最原始的人造计算工具是算筹,计算工具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重大改革是算盘。

 

近代早期

1621年,英国数学家威廉·奥特雷德根据对数原理发明了对数计算尺,不仅能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甚至可以计算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它一直使用到袖珍电子计算器面世。

 

19世纪前期

19世纪初,法国的J.M.雅卡尔发明了用穿孔卡片来控制的纺织机,1822年,英国的C.巴贝奇便根据同一原理制成了一部能执行计算程序的差分机,此后,由于电力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电动式计算器便慢慢取代以人工为动力的计算器。

 

19世纪中后期

1886年美国统计学家制造了第一台可以自行进行加减四则运算、累计存档、制作报表的制表机,这台制表机参与人口普查工作,使预计10年的统计工作仅用了1年零7个月就完成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利用计算机进行大规模的数据处理。

 

20世纪中期

1946年,ENIAC诞生。其特点就是采用电子器件来执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存储信息。同以往的计算机相比,ENIAC突出的优点就是高速度。它的出现标志着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21世纪

50年前,计算机只能被高素质的专家使用。今天,计算机的使用非常普遍,甚至没有上学的小孩都可以灵活操作。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严复是近代中国系统翻译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第一人,通过翻译《天演论》,将达尔文进化论带到中国,并使之超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范畴而具有了世界观的社会意义,又通过翻译《穆勒名学》(原名《逻辑学体系》)和《名学浅说)》,将逻辑归纳法和演绎法介绍到中国,其中对培根的经验归纳法尤为重视。并将之与陈、朱学派的“道问学”相印证,而猛烈抨击陆、王学派的“心性之说”。严复的翻译,创造性地启用很多几乎死亡的中国古代文字,如天演、公理,适者生存等,从而在西方的新式理论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间建立起一种既紧张又内在的相关性。

材料二严复不仅不曾全盘接受西方理论,并且还试图重新纳入中国的传统资源中去吸纳它们。换句话说,严复从来不曾认为中国的自身资源是必须摒弃的。严复在为《天演论》和《穆勒名学》所做的序文和按语中,曾用《易》理阐西学,人们多半以古代佛经翻译的“格义”说作为解释,似乎这仅仅是一个解释的技术或工具的问题。但学术史家钱基博在1936年的《经学通志》中却不这样看,他把严复作为晚清经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赫然列之于“易学家”之列,而且将《天演论》作为其中的代表作品。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本杰明·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复翻译西方著作的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翻泽西方著作特点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