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服务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服务需求增多,香港政府部门、公共服务机构腐败现象相当普遍……香港年轻一代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士开始出现不满贪腐的情绪,之后学生大军也响应并参加了声讨政府反腐不力、抵制腐败的运动……然而,当时香港的反腐机构―反贪侦办处,一直归警务处管辖,而警界又恰好是贪腐之渊蔽。……1973年,香港总督麦理浩正式宣布成立一个独立的廉政公署,全力打击腐败。

材料二廉政公署首长廉政专员依法直接向特别行政区长官负责,其职员不隶属香港公务员序列……其财政也由政府预算直接划拨,财政独立。……香港廉政公署拥有反贪工作所需的基本权力,此外香港法律还赋予廉署一些特权,比如廉署有权逮捕犯罪嫌疑人,有权搜查可疑的楼宇,扣押犯罪相关的财务,有权调查任何金融机构等。……防止贪污处和社会关系处一方面通过开展广泛的肃贪倡廉的教育工作向社会灌输反腐意识,解释反贪污法例,使肃贪倡廉的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通过帮助政府社会公共服务组织、私营机构健全防贪机制,完善规章制度和办事程序……《防止贿路条例》第30条规定,如果回答问题会招致或可能招致举报人、协助人的姓名、地址被泄漏,任何人无需回答任何问题。……廉政公署外部设有由社会贤达组成的四个委员会,内部设有专门机构对其工作人员和各种行为加以监督,再加上香港极为发达透明的新闻舆论监督,廉政公署的一举一动都是在“阳光”下的

——摘编自《香港廉政公署对大陆廉政建设的借鉴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香港廉政公署成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香港廉政公署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1)背景:香港经济发展,社会服务需求增多,但是腐败现象相当普遍;警务人员的贪腐问题尤为严重;民众发起声讨政府反腐不力,抵制腐败的运动。 (2)特点:拥有相对独立的运作体系;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权力较大;注重反腐倡廉工作中的预防和教育;对证人的保护力度比较强;廉署的运作本身受到多方面监督和制约。 作用:有利于香港政府部门的廉洁高效;有利于社会的繁荣稳定;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廉政建设提供借鉴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关键信息是“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服务需求增多,香港政府部门、会共服务机构腐败现象相当普遍”。“ 学生大军也响应并参加了声讨政府反腐不力、抵制腐败的运动”“ 警界又恰好是贪腐之渊蔽”。通过逐层分析,可知香港廉政公署成立的背景。即香港经济发展,社会服务需求增多,但是腐败现象相当普遍;警务人员的贪腐问题尤为严重;民众发起声讨政府反腐不力,抵制腐败的运动。 (2)“廉政公署首长廉政专员依法直接向特别行政区长官负责,其职员不隶属香港公务员序列”;“其财政也由政府预算直接划拨,财政独立。”根据材料廉政公署拥有相对独立的运作体系;“香港廉政公署拥有反贪工作所需的基本权力,此外香港法律还赋予廉署一些特权”,材料说明廉政公署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权力较大;“一方面通过开展广泛的肃贪倡廉的教育工作向社会灌输反腐意识,解释反贪污法例,使肃贪倡廉的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通过帮助政府社会公共服务组织、私营机构健全防贪机制,完善规章制度和办事程序”,材料说明廉政公署注重反腐倡廉工作中的预防和教育;“如果回答问题会招致或可能招致举报人、协助人的性名、地址被泄漏,任何人无需回答任何问题”。说明对证人的保护力度比较强;廉政公署的一举一动都是在“阳光”下的。说明廉署的运作本身受到多方面监督和制约。作用主要从政府的廉洁高效和对社会、其他国家产生的影响等角度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海基会海协会会谈达成九二共识之后,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立即宴请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先生并亲自设计了菜单的菜名:情同手足、龙族一脉、琵琶琴瑟、喜庆团圆、万寿无疆、三元及第、燕语华堂、兄弟之谊、前程似锦。这不能反映

A. 海峡两岸有共同的文化基础    B. 两岸统一的障碍已消除

C. 双方求同存异,争取互利双赢    D. 两岸同胞血脉相连

 

查看答案

台湾领导人马英九认为:“(解决两岸关系)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争取足够长的历史阶段,让双方进行深度的交流,双方真正找出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之路。”马英九这一主张的实质应该是

A. 在维持两岸现状前提下,谋求两岸和平发展

B. 拒绝两岸统一,坚持“台独”立场

C. 反对台湾独立,促进国家统一

D. 积极开展两岸对话,谋求国家统一

 

查看答案

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

A. 是对几次《告台湾同胞书》的发展

B. 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C. 明确了“九二共识”的前提和立场

D. 使“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形成

 

查看答案

201511日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6周年。它的发表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被看成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下列与它的内容不相符的是:

A. 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B. 建议海峡两岸首先实现三通

C. 决定停止对金门岛等岛屿的炮击

D. 主张两党实行对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

 

查看答案

1961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材料得出的结论中,最恰当的是(  )

A. 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一国两制

B. 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 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

D. 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