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代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全部宰相的50%左右。宰相中多有累世而屡显的家族,400余任...

唐代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全部宰相的50%左右。宰相中多有累世而屡显的家族,400余任宰辅中,崔氏一姓即占32人,杨、杜二姓各占11人,卢氏、郑氏分别占10人和8人。这反映出当时

A. 科举制度不能选拔优秀人才

B. 门阀士族仍然具有较大影响

C. 世家大族垄断官员选拔

D. 世卿世禄制度再度实施

 

B 【解析】宰相中“多有累世而屡显的家族”足以证明即使在科举制度之下门阀士族是仍然具有较大影响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科举制度是能选拔优秀人才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科举制之下世家大族不能再“垄断”官员选拔,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科举制并非世卿世禄制度再度实施,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廷议又称集议,是中国古代朝廷的议事制度。唐代政事堂议事,程序规范,秩序井然;宋代设置了廷议的固定场所,参加者的编排程式固定化,廷议的议程程式化,设有掌管廷议的监议御史。唐宋时期廷议制度逐渐程式化和规范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官员专权乱政现象严重

B. 为了减少决策的失误

C. 提高中央机构行政效率

D. 君主专制强化的需要

 

查看答案

司马迁《史记》中对秦实行的“郡县制”有这样一句评价:“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下列关于秦“郡县制”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 基于宗法制的某些作用而实行

B.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C. 这是中国官僚政治完善的标志

D. 是秦“二世而亡”的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

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九卿部分官员职能见下表),由此可见秦朝的中央官制

官员

职能

奉常

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

典客

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宗正

皇室事务

治粟内史

国家财政

少府

皇室财政

 

 

A. 体现了家国同治的特点

B. 突出了权力的制约平衡

C. 维护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D. 大大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查看答案

国君时常通过不断纳妾来显示自己的实力与财富,于是就有了同父异母的许多个儿子。在理论上,继承者首先是嫡长子,其次是嫡次子;如果没有嫡子,在考虑由庶子来继承。这种规定是依据古代

A. 禅让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世官制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的成立为妇女参政事业建立了优越的制度。《共同纲领》中首先订明妇女在政治上拥有与男子相同的权利。1953年2月11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2次会议通过并公布的《选举法》规定“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我国妇女第一次获得有选举法保障的选举权。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再次重申了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材料二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1)概括材料一中新中国初期提高妇女地位的途径。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实现“民治”的表现。

(3)综合两则材料,概括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