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代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负责草拟,门下省负责 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这样精细...

唐代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负责草拟,门下省负责  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这样精细分工体现了

A. 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 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 行政运作程序上的制衡

D. 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C 【解析】唐代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并且各有具体的分工,体现了行政运作程序上的制衡,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唐代施政观念上是君主专制而非民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唐代三省是分割相权而非剥夺相权,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唐代三省是强化君权而非弱化君权,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于古代中国的某一制度创新,美国人史皮尔曾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听吧!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它不主张任人唯亲。”该制度是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历朝都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或机构,如刺史和御史台。但是从秦至明清仍不断出现监察官员乃至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屡禁不绝。这种现象无法断绝的根本原因是

A. 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监察体制的效能有限

B. 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

C. 没有设立相应的惩治措施来配合监察体制

D. 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的权力太小

 

查看答案

唐代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全部宰相的50%左右。宰相中多有累世而屡显的家族,400余任宰辅中,崔氏一姓即占32人,杨、杜二姓各占11人,卢氏、郑氏分别占10人和8人。这反映出当时

A. 科举制度不能选拔优秀人才

B. 门阀士族仍然具有较大影响

C. 世家大族垄断官员选拔

D. 世卿世禄制度再度实施

 

查看答案

廷议又称集议,是中国古代朝廷的议事制度。唐代政事堂议事,程序规范,秩序井然;宋代设置了廷议的固定场所,参加者的编排程式固定化,廷议的议程程式化,设有掌管廷议的监议御史。唐宋时期廷议制度逐渐程式化和规范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官员专权乱政现象严重

B. 为了减少决策的失误

C. 提高中央机构行政效率

D. 君主专制强化的需要

 

查看答案

司马迁《史记》中对秦实行的“郡县制”有这样一句评价:“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下列关于秦“郡县制”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 基于宗法制的某些作用而实行

B.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C. 这是中国官僚政治完善的标志

D. 是秦“二世而亡”的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