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孙中山曾说:“有了这种以养民为目的的好主义,从前不好的资本制度便可以打破。但是…...

孙中山曾说:“有了这种以养民为目的的好主义,从前不好的资本制度便可以打破。但是……不能够马上推翻。”该段材料表明孙中山    (  )

A. 揭示了资本主义不公平的根源    B. 放弃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信念

C. 主张用民生主义改良资本主义    D. 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

 

C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全面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由材料“资本主义以赚钱为目的,民生主义以养民为目的”可知,孙中山认识到了三民主义存在的弊端,只是认为“以养民为目的的好主义,从前不好的资本制度便可以打破”,但没有揭示其根源,A项排除;BD两项表述不符合题意且有误,均排除;由“对于资本制度只可以逐渐改良,不能够马上推翻”可知,孙中山主张用民生主义去改造资本主义,C项符合题意,正确。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69年4~5月,诸藩均上表“奉还”版籍)7月25日,天皇批准各藩之“奉还”,却不再授封,而任命各藩主办“藩知事”(共274人),剥夺了他们对土地和人民的领有权,使之成为地方官。

——《简明日本近代史》

材料二

材料三最迫切之事,在军务方面……朝廷能在海陆军方面稍作准备,主要以朝廷兵务,开拓朝鲜之釜山港。

——明治维新领导人1869年初的一封信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明治维新的哪一措施?这一措施有何意义?

(2)材料二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从中你能获得哪些重要历史信息?

(3)材料三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在军事改革方面的首要目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产生的作用或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使日本社会性质发生了质变

B. 彻底铲除了封建残余势力

C. 实现了国家主权的独立

D. 为亚洲国家提供了实现民族振兴的经验

 

查看答案

政府颁布法令,废除武士特有的象征身份的发型和佩刀特权,定西式礼服为官员礼服,提倡人们穿西装。西餐馆纷纷开业,以前人们不食用的猪肉、羊肉被端上餐桌,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欧式砖瓦建筑不断兴建,东京银座大街两侧的欧式建筑和瓦斯路灯格外引人注目,成为文明开化的象征。有轨马车、人力车与火车一起,取代了骑马和乘轿子,成为人们新的交通工具。这反映了。

①明治政府在西方的影响下采取了一系列向西方学习的措施

②日本从政治到日常生活习惯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③是日本社会进步的表现

④照搬照抄西方应该否定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确立了日本的近代天皇政治体制的标志是。

A. 幕府统治被推翻

B. 明治维新开始

C. 明治维新期间自由民权运动掀起

D. 《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

 

查看答案

由图可以看出被明治政府视为推动近代化关键所在的是。

A. 工业发展

B. 废除割据状态

C. 新闻出版事业

D. 教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