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激进与保守,革命与改革,实乃百年中国知识精英的两条路线选择,其间鸿壑百丈,鲜血翻...

激进与保守,革命与改革,实乃百年中国知识精英的两条路线选择,其间鸿壑百丈,鲜血翻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康有为与章太炎今古文经学之争的实质是改良与革命之争

B. 康有为的改良、孙中山的革命,本质上都是革命

C. 辛亥革命后,精英分子进入政府可通过科举考试、组党参加选举改组政府

D. 北伐战争胜利后,革命者变成了统治者,国共之争就成为了执政之争

 

C 【解析】1905年科举制度已经被废除,所以辛亥革命后精英分子进入政府不可能再通过科举考试这种方式,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康有为与章太炎之争的实质的确是改良与革命之争,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改良也是革命,所以康有为的改良、孙中山的革命,本质上都是革命,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北伐战争胜利后,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革命者也就变成了统治者,国共之争也就成了执政之争,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清代,惟教职止避本府,余皆须兼避原籍、寄籍及邻省五百里以内。京官父子、祖孙不得同在一署。外官则五服之内,母、妻之父及兄弟、女婿、外甥、儿女姻亲、师生,均不得互相统属。皆以卑避尊。”据此可知清代官员户籍回避制

A. 加强了皇权和中央集权

B. 利于防范贪污腐化、任人唯亲

C. 利于官员迅速熟悉任职地民情风俗并进行治理

D. 是实现官员互相监督的最好途径

 

查看答案

吕思勉说朱熹之学,虽然讲究心性,然而他于经世之务,和孔门的经,都颇留意。所以朱熹的学问,是颇为切实的……而天下事,总不免于偏胜。作者认为朱熹之学

A. 是中国经世致用思想的先驱

B. 强调格物致知

C. 因讲究心性而论为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纲常的卫道之学

D. 发展方向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查看答案

“(秦汉时)如果一个新近失去土地的农民足够幸运,能够保持分成制佃农的身份,他就能够以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收成作为代价,使用地主的土地、工具、耕牛和一间屋子。”这反映了秦汉社会

A. 封建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关系比较和谐

B. 流民问题严重引发社会动荡

C. 多种土地经营方式并存

D. 政府严厉打击土地兼并

 

查看答案

在公元前二千纪(公元前1999~前1000年),中国的卜官将一些问题刻在甲骨上,它们基本上与朝廷有关;粮食会丰产吗?王后会生出王子吗?国王应当攻打邻国吗?……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A. 小农经济是政府关注的核心政务

B. 王位继承恪守嫡长子继承制原则

C. 重视开疆拓土建立中央集权

D. 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查看答案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体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每个国家基于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其政治制度必然会有自己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金额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规定每三年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无可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以防止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单独控制全国的政治生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也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我现在就站在笼子里与你们说话!

——美国前总统布什

(1)材料一的“这两种制度”分别指什么?为什么说它们“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和议会的地位各发生了什么变化?18世纪,英国王权是如何被进一步架空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1787年宪法的内容,说明美国总统是如何被“驯服”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