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经济政策“调整(或退却)”的现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经济政策“调整(或退却)”的现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内战的结束意味着不再需要……这种权宜政策,于是它被立即摒弃了。农民们拿起武器,反对无偿的征收。……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这一政策允许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对列宁来说,这种新的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我们必须退却,而要诚实地面对我们国家今天所遇到的形势。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这个国家需要行动,而且现在就行动起来。

——罗斯福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

材料三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国落后的地区,长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生产队,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就全国而论,在社会主义工业、社会主义商业和集体农业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是脫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因而并不可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和美国经济政策“退却”的原因及相应措施的本质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意义,并从三国经济模式的“调教(或退却)”中,谈谈你的认识。

 

(1)原因: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伤害农民利益,压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内战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苏俄一海军基地发生兵变,威胁到苏维埃政权。(任写两点即可,其他符合史实的也可) 美国:1929年爆发的经齐危机对美国的巨大破坏;面压危机,胡佛政府一筹莫展,自主义政策弊端突出;主张国家干预的罗斯福当选新一任总统。(任写两点即可,其他符合史实的也可) 特点:苏俄: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美国:资本主义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2)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第一步,突破了“一大二公”“大锅饭”的旧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促进了城市改革。(任写三点即可) 认识:经济政策要实事求是,依据国情的变化,适对调整政策;制定经济政策必须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并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国情相结合。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苏俄和美国经济政策“退却”的原因要从两国当时的国情出发去进行解释,例如,俄国内战的结束意味着不再需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济恢复、工农联盟的巩固也不需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等,而相应措施的本质特点则要分别回答,例如,俄国措施的本质特点就是回答出新经济政策的本质特点——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经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即可。 (2)首先应该明确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调整指的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意义其实就是回答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即可,例如,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为城市改革提供经验教训等。在谈认识时应该明确主要从经济政策要实事求是要从国情出发、经济政策的调整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等之类的答案均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当工业主义发现世界被分割成许多小的经济单元时,它就通过两种方式着手改变整个世界的经济结构了……一个就是减少经济单元的数目,扩大每一个经济单元的规模,另一个方式就是消除各个经济单元之间的贸易壁垒。”以下不能印证上述材料中观点的是

A. 三次王朝战争后建立德意志帝国

B. 英国发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

C. 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D.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查看答案

“他们《美国人民)没收并分配了亲英分子的大地产,将公民权扩大至所有成年男子(但不包括妇女)都拥有选举权。许多州政府通过了禁止输入奴隶的法律……”材料反映了

A. 《独立宣言》的精神得以充分践行

B. 公民权空前提高

C. 奴隶制已经不合法

D. 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任重道远

 

查看答案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1748年)里说:“对一个人的不公,就是对所有人的威胁。因为对一个人的不公,所显示出来的是“制度的逻辑’。这种逻辑,可以用来对待所有人,无人能保证自己幸免。”为此他主张

A. 反对君主专制

B. 实行三权分立

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实行民主政治制度

 

查看答案

“到20世纪古希腊文明与同时代文明的碰撞早已尘埃落定,历史学家终于可写出一部较客观的古希腊文明史。现代西方文明对非西方世界文明的冲击始于1492年,至今仍在发生。当代史学家很难写出一部客观的当代西方文明史。此处作者主要运用的史学研究方法或史观是

A. 比较史学法

B. 考据法

C. 革命史观

D. 计量法

 

查看答案

20世纪80年代初,戴蛤蟆镜、穿喇叭裤是最时髦的扮相,一部《霹雳舞)带动了蝙蝠衫、高帮运动鞋、发带的流行。此外,大垫肩、超短裙都是街头的风景,牛仔裤也逐渐为大众所接受,从香港传来的萝卜裤成为潮流。上述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 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B. 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C. 内陆与香港密切联系

D. 生活观念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