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古代史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甲戌,命江浙行省明年漕运粮二百八十万石赴京师”。该史书有可能是
A. 《汉书》 B. 《旧唐书》
C. 《宋史》 D. 《元史》
有史学家认为,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是指
A. 既保证了皇权独尊,又使宰相能各司其职
B. 既保证了皇权独尊,又彻底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 既保证了中央集权,又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
D. 既保证了中央集权,又彻底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
A. 皇帝制与郡县制
B. 郡县制与刺史制
C. 皇帝制与封国制
D. 丞相制与刺史制
历史学者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材料中的“独制”与西周的地方分权制相比,其不同在于
A. 郡守与县令都由君主直接任免
B. 郡守由君主任免,县令由郡守任免
C. 郡守与县令都由地方推荐任职
D. 郡守由科举选拔,县令由郡守任免
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A. 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 “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 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 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邓小平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以下是邓小平部分经历。
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同中央两位有关负责人谈话时指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1977年8月至9月,多次召开座谈会,强调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
1978年3月,提出要尽快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经过这次全会,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
1979年1月28日至2月6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后访问美国,是新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美。
1986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简称863计划。
1992年1月至2月南巡。10月。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997年2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为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能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