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

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 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 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

C. 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 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公车上书时西方民主思想影响有限,而参与者也仅仅局限于上京应考的知识分子,而五四运动是在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和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冲击之下各阶层广泛参与的爱国运动。由此看出导致二者差别的主要因素是民族觉醒与群众基础的不同。B C D三项虽然也是影响因素但不占主要地位。故选A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

A. 武装革命

B. 无产阶级革命

C. 民族革命

D. 国民革命

 

查看答案

下面为某校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制作的资料卡片。通过研读卡片,他们从中能得出的关于五四运动的正确结论是

A. 以学生为主力

B. 得到政府支持

C. 上海首先发起

D. 民众广泛参与

 

查看答案

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

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查看答案

“丧权辱国震人心,铁路风潮鼎沸腾。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此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 甲午海战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查看答案

清政府曾严禁商人参预朝廷饷银的汇况业务,1862年却准许户部请求,利用民间票号的资金和汇兑网络解决朝廷饷银的调度问题。这一变化反映出

A. 票号成为清政府财政的支柱    B. 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财政运作

C. 洋务派开始控制国家金融体系    D. 清政府利用商人应对外国资本冲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