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是解放战争时期某战役“作战计划”的最初方案与“批示”。据此判断该战役是 阶段...

下表是解放战争时期某战役“作战计划”的最初方案与“批示”。据此判断该战役是

阶段

作战力量

进攻目标

中共中央军委批示

第一阶段

苏北兵团

淮阴、淮安、宝应、高邮

以歼灭黄(百韬)兵团为目标

第二阶段

三个纵队

海州、连云港

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C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以歼灭黄(百韬)兵团为目标”“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可知是淮海战役,1948年11月,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发起了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故C项正确。辽沈战役发生在东北地区,与材料中“徐州、淮阴、淮安、宝应、高邮”等信息不符,排除A。平津战役发生在华北地区,与材料中“徐州、淮阴、淮安、宝应、高邮”等信息不符,排除B。渡江战役是指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与材料不符,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抗日将领在一次战役时写给妻子的信说:新秋入序,暑气渐消,尤以夜间气爽,想皖地亦同此景象耳!……昨日,又由日运来援军五万余口………汇山码头(黄浦江下游西岸)为我军占领,敌人虽有大部援军,无法登陆……寇日内再不解决,或即参加战斗也。这位将领参加的战役是

A. 淞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徐州会战

D. 枣宜会战

 

查看答案

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指

A. 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B. 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

C. 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 召开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查看答案

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下列主张出自该纲领的是

A.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B. “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

C. “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D. “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查看答案

下图中带★处反映了20世纪初期某类组织的分布状况。它们的历史作用是

A. 促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

B. 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础

C. 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D. 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

 

查看答案

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 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 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

C. 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 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