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习惯以“夷”称呼西方国家。然而,徐继畬《瀛寰志略》(1848年...

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习惯以“夷”称呼西方国家。然而,徐继畬《瀛寰志略》(1848年)对西方各国的称谓是“外国”“英吉利”“葡萄牙”等,很少称“夷”。同治初年,清廷下旨不再以“夷”称呼西方各国。这反映了

A. 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形成

B. 天朝观念已被摒弃

C. 清朝政府接受国际惯例

D. 洋务运动成为共识

 

C 【解析】中国传统的外交观念是“华夷之辨”,鸦片战争后,中国对西方国家的称谓逐渐不再使用“夷”,说明中国逐渐接受平等的外交观念,即清政府开始接受国际惯例,故C正确;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完全形成的标志是《辛丑条约》,不符合本题的时间信息,故A错误;中国摒弃天朝观念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故B错误;洋务运动自始至终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反对,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A. 天人合一

B. 诗画合一

C. 情景合一

D. 知行合一

 

查看答案

郑和下西洋时采用的一项技术,与今天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和中欧合作研制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具有相似功能。这项技术促使欧洲(  )

A. 告别了骑士时代    B. 加速了文化进程

C. 推动了地理大发现    D. 引发了社会转型

 

查看答案

顾炎武说:“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这说明他(  )

A. 主张学以致用    B. 反对封建专制

C. 主张男女平等    D. 对宋明理学深恶痛绝

 

查看答案

王阳明与两学生王汝中、省曾坐室中,天气闷热,王阳明叫学生摇扇取凉,省曾连说:“不敢”,怕在老师面前失礼。王阳明开导他:“圣人之学,不是这等细缚苦楚的,不是装作道学模样。”这表明王阳明

A. 主张人格独立

B. 反对圣人之学

C. 追求思想自由

D. 否定师道尊严

 

查看答案

朱子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这说明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 从政治需要出发    B. 从天人关系出发

C. 从万物本源出发    D. 从人的本性出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