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晚清时期有思想家提出:“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

晚清时期有思想家提出:“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可。……泯中西之界,化新旧之门户,庶体用并举,人多通才。”该主张

A. 本质上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思想

B. 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发展

C. 否定了传统文化,主张全面学习

D. 提倡维护传统文化,反对西方学说

 

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思想家认为中学与西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主张中西学结合,人多通才。这种思想与洋务派的思想有本质区别,洋务派认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学之间是分离的,或者说学习西学是为了巩固中学,为中学服务。因此A项错误。可以说这种思想是对中体西用的发展,所以B项正确。提倡中西学并重,不能说是否定传统文化,因此C项错误。D项 与材料内容不符,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王韬认为:“当默深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文中的“默深先生”是指

A. 林则徐

B. 魏源

C. 曾国藩

D. 李鸿章

 

查看答案

严复在1913年发表的《思古篇》中写道:“……且诸公所以醉心于他族者,约而言之,什八九皆其物质文明已耳。不知畴国种之阶级,要必以国性民质为之先,而形而下者非所重也。中国之国性民质,根源盛大,岂可厚诬?”材料表明严复

A. 重拾“中体西用”思想

B. 质疑中国之“国性民质”

C. 主张学习西方政治文明

D. 批评晚清以来的西潮澎湃

 

查看答案

张之洞在《劝学篇》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后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文。”下列观点突破了张之洞主张的是

A. “师夷长技以自强”    B. “启民智、伸民权、设议院”

C.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强兵之术”

 

查看答案

电视剧《走向共和》是一部非常出色的作品,在于它保存了大部分史实的同时,以自己的角度探求了不少问题,剧中李鸿章有一句台词说“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下列选项最符合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一代人所行之事

A. 最早在中国提出“师夷长技”

B. 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最早在中国提出进行政治改革

D. “育人于学校,论政于议院”

 

查看答案

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习惯以“夷”称呼西方国家。然而,徐继畬《瀛寰志略》(1848年)对西方各国的称谓是“外国”“英吉利”“葡萄牙”等,很少称“夷”。同治初年,清廷下旨不再以“夷”称呼西方各国。这反映了

A. 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形成

B. 天朝观念已被摒弃

C. 清朝政府接受国际惯例

D. 洋务运动成为共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