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战略目标的冲突和长期海上对抗决定了这场战争的形式,与近四世纪英国所参加的战争相...

“战略目标的冲突和长期海上对抗决定了这场战争的形式,与近四世纪英国所参加的战争相比,它是完完全全的贸易战争。交战的任何一方几乎都没有入侵对方领土的意图,英国所要求的是至高无上的贸易统治地位,……是为了求得海上生存而极力抗争。”这场发生于17世纪的战争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 西欧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

C. 英国建立起‘日不落帝国”

D. 荷兰的殖民霸权逐渐丧失

 

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英荷战争,而英荷战争的结局是荷兰失败,荷兰的殖民霸权逐渐丧失,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7世纪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尚未初步形成,西欧国家也尚未开始工业化进程,所以选项A、B均不符合题意,排除;英国建立起‘日不落帝国”是在18世纪中期,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9年8,9月间,东三省减少轻工业用电2/3;1960年,山东省的轻纺、化工企业停工或半停工达3/4;1960年,全国城镇工矿人口猛增,全民所有制职工由1957年的2450万人猛增到5044万人。这表明当时

A.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 一五计划激发了人们的建设热情

C. 工业化加剧了经济困难

D. 国家向城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查看答案

1953年下半年,上海市报社、出版社和剧团纷纷通过宣传画、连环画、故事书、越剧、沪剧、话剧、相声、说唱等形式,大力宣传人民当家作主的主题。这是为了

A. 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制造舆论氛围

B. 大力宣传一五计划的重大成就

C. 庆祝朝鲜战争胜利提高了国际地位

D. 动员选民参与人大代表的选举

 

查看答案

有人指出,经过长征,共产党和红军与蒋介石集团的地缘矛盾明显缓解,使当时国内政治格局和国共政策发生了变化。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长征

A. 为中国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

B. 消除了国共两党的分歧和矛盾

C. 推动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

D. 使中共获得了巨大的政治优势

 

查看答案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签约谈判中,清政府对增开商埠、割地、修改税则、赔款各项均比较容易予以接受。但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则以有违礼制为由多次拒绝,甚至打算以全免关税来换取列强放弃公使驻京。这说明清政府

A. 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

B. 仍然抱有天朝上国观念

C. 采取了灵活的外交策略

D. 开始建立近代外交体制

 

查看答案

在中国古代,儒学只是把道德作为一种现成的、肯定的价值与行为,缺乏对伦理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的论述。所以,一旦时代变动,其可靠性就会遭到质疑。能弥补这一缺陷的是

A. 荀子以法律强化道德的约束力

B. 董仲舒将德治与大一统相结合

C. 理学使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

D. 明清之际强调道德的实用价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