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西方三次科技(工业)革命与同一时期中国社会发...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西方三次科技(工业)革命与同一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简表。

世界

中国

19世纪40至60年代,英法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拓展海外市场

中国出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实业救国思潮兴起;《辛丑条约》签订;康有为等人开展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爆发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时至今日,依然方兴未艾

中国在很多科技项目中脱颖而出,航天、电子计算机等已走在世界前列,2015年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论题:科技(工业)革命对近现代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阐述:在前两次工业革命中,西方列强依仗其先进科技,从各方面加紧对中国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挽救民族危机,中国人开始正视西方,向西方学习,中国社会开始近代化。在经济方面,洋务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得到发展;在思想文化方面,“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在中国相继产生;在政治方面,维新派和革命派相继进行民主政治的实践。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抓住机遇,积极参与第三次科技革命,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杰出成就,极大加速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综上,科技(工业)革命对近现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解析】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首先应该明白材料分两层意思,一是前两次科技革命均深刻的影响到了中国,然后结合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思想文化方面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二是中国积极参与第三次工业革命并且取得了很多成果,极大的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代一切诏令皆出皇帝亲旨,大学士只替皇帝私人帮忙,全部责任在皇帝。最初是皇帝亲自在内阁:后来有些皇帝不常到内阁,由内阁条旨、票拟送进去批。甚至有几个皇帝则长久不管事,就变成怕见大臣了;于是经年累月,不再到内阁,一切公事都要送进宫里去,于是皇帝和内阁中间的接触,就多出一重太监上下其手的机会。皇帝有事交付与太监,再由太监交给内阁。内阁有事,也同样送太监,再由太监上呈与皇帝。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南京临时政府在行政上采取的是总统制,后为制约袁世凯,《临时约法》规定采取责任内阁制。1912年6月,袁世凯在任命王芝祥的问题上,违背法律规定,剥夺总理的副署权,破坏责任内阁制,导致内阁总理唐绍仪辞职。但从另一角度看,唐的辞职也表明了为维护责任内阁制而进行的斗争。此后在1917年的府院之争中,段祺瑞向黎元洪频频发难所祭起的主要法宝,实际上也是责任内阁制。虽然段祺瑞之后北京政府的历届弱势总理往往受制于大军阀,但责任内阁制之实虽亡,而其名尚存。应当说发端于辛亥革命的责任内阁制,仍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上一种重要的政治模式和权力运作方式。

——马烈《简论辛亥革命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的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内阁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南京临时政府对行政体制做出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变化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比较明代内阁制与南京临时政府责任内阁制的相同点。

 

查看答案

从1995年1月至2001年1月,世贸组织共收到202次贸易纠纷投诉,其中由发达国家起诉的是发展中国家的三倍,美国和欧盟共起诉110次,占总量的55.4%。这种差别说明

A. 多数发展中国家尚未加入世贸组织

B. 外贸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中比重较小

C. 发达国家的经济更易受到外部冲击

D. 国际贸易规则对发达国家更为有利

 

查看答案

“战略目标的冲突和长期海上对抗决定了这场战争的形式,与近四世纪英国所参加的战争相比,它是完完全全的贸易战争。交战的任何一方几乎都没有入侵对方领土的意图,英国所要求的是至高无上的贸易统治地位,……是为了求得海上生存而极力抗争。”这场发生于17世纪的战争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 西欧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

C. 英国建立起‘日不落帝国”

D. 荷兰的殖民霸权逐渐丧失

 

查看答案

1959年8,9月间,东三省减少轻工业用电2/3;1960年,山东省的轻纺、化工企业停工或半停工达3/4;1960年,全国城镇工矿人口猛增,全民所有制职工由1957年的2450万人猛增到5044万人。这表明当时

A.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 一五计划激发了人们的建设热情

C. 工业化加剧了经济困难

D. 国家向城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查看答案

1953年下半年,上海市报社、出版社和剧团纷纷通过宣传画、连环画、故事书、越剧、沪剧、话剧、相声、说唱等形式,大力宣传人民当家作主的主题。这是为了

A. 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制造舆论氛围

B. 大力宣传一五计划的重大成就

C. 庆祝朝鲜战争胜利提高了国际地位

D. 动员选民参与人大代表的选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