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程荫南 湖北人。190...

(题文)(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程荫南

湖北人。1902-1905、1911-1915年两度赴日本留学,先后修习普通科和法律。在日本期间,他先后翻译或写作了《新式数学教科书》《数学问题解式》等系列数学著作,在国内数学界享有盛誉。民国初年,当选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佥事,湖北省参政员等职,但是由于他痛恨当时的官场腐败和军阀统治,所以基本上没有履职,过上隐居生活。1937年,听到日本侵华的消息,忧忿而死。

隐居家乡期间,他于1919年纂修了家谱。在“自序中写道:自欧化东渐以来,少年……奢谈国家主义,鄙弃家庭制度……举数千年遗传之国性,一蹴推翻之,不知西方虽无家族之制而其所谓民族主义膨胀于各地者,亦家族主义之蜕化而扩充之也。见在民国更新,合五大民族倡言同胞,亦西人民族主义之意……

(1)程荫南的历史活动与当时的社会历史变迁息息相关。简要分析程荫南主要历史活动的历史背景。

(2)简要归纳并评价程荫南在家谱“自序”中的主要观点。

 

(1)①程荫南前往日本留学,与20世纪初中国赴日留学热是一致的,晚清政府实施“新政”,推动了“留学热”的形成。②翻译或著作新式数学教科书等数学著作,与清政府废除科举制、推行新式教育的改革有直接关系。③在民国初年当选为相关职务,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的民主政治制度的构建。④他的隐居生活,是因为对当时军阀统治的政治局势十分不满的反应。⑤隐居家乡期间纂修家谱,是因为他无法通过学术研究或从政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那么退回“修身”“齐家”,也是读书人追求的理想状态之一。 (2)家谱“自序”中的主要观点是:家族制度是国家主义的基础。程荫南驳斥了一些人因为主张国家主义而否定家族制度的观点和行为,认为家族是国家的最基本构成单元,没有家族制度,国家主义就失去了根基;家族制度是数千年来一直存在的传统,不能贸然鄙弃;从世界范围来看,西方盛行的民族主义其实也是家族主义发展的产物。这种观点以及论证方式是合理的。 【解析】(1)本题据材料“两度赴日本留学,先后修习普通科和法律……翻译或写作了……系列数学著作……当选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佥事,湖北省参政员等职……痛恨当时的官场腐败和军阀统治,所以基本上没有履职,过上隐居生活……他于1919年纂修了家谱”即可简要分析程荫南主要历史活动的历史背景。 (2) 据材料“举數千年遗传之国性,一蹴推翻之,不知西方虽无家族之制而其所谓民族主义膨胀于各地者,亦家族主义之蜕化而扩充之也。见在民国更新,合五大民族倡言同胞,亦西人民族主义之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家族制度是国家主义的基础、西方的民族主义其实也是家族主义发展的产物等方面简要归纳并评价程荫南在家谱“自序”中的主要观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等国的殖民统治迅速崩溃,亚洲、非洲出现了大量的民族独立国家。受亚非会议精神的鼓舞,南斯拉夫、埃及、印度等国反对美、苏等大国对世界和平的威胁,主张加强新独立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合作。1961年,南斯拉夫等国召开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会议通过了《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要求根本消除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实现持久和平。从此,不结盟运动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此后,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发展,不结盟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他们反对霸权主义、新老殖民主义,反对战争威胁,要求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争取实现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经济独立,摆脱新老殖民主义者的剥削和压榨,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摘编自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编辑部《不结盟运动主要文件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不结盟运动兴起的主要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结盟运动的历史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西方三次科技(工业)革命与同一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简表。

世界

中国

19世纪40至60年代,英法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拓展海外市场

中国出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实业救国思潮兴起;《辛丑条约》签订;康有为等人开展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爆发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时至今日,依然方兴未艾

中国在很多科技项目中脱颖而出,航天、电子计算机等已走在世界前列,2015年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代一切诏令皆出皇帝亲旨,大学士只替皇帝私人帮忙,全部责任在皇帝。最初是皇帝亲自在内阁:后来有些皇帝不常到内阁,由内阁条旨、票拟送进去批。甚至有几个皇帝则长久不管事,就变成怕见大臣了;于是经年累月,不再到内阁,一切公事都要送进宫里去,于是皇帝和内阁中间的接触,就多出一重太监上下其手的机会。皇帝有事交付与太监,再由太监交给内阁。内阁有事,也同样送太监,再由太监上呈与皇帝。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南京临时政府在行政上采取的是总统制,后为制约袁世凯,《临时约法》规定采取责任内阁制。1912年6月,袁世凯在任命王芝祥的问题上,违背法律规定,剥夺总理的副署权,破坏责任内阁制,导致内阁总理唐绍仪辞职。但从另一角度看,唐的辞职也表明了为维护责任内阁制而进行的斗争。此后在1917年的府院之争中,段祺瑞向黎元洪频频发难所祭起的主要法宝,实际上也是责任内阁制。虽然段祺瑞之后北京政府的历届弱势总理往往受制于大军阀,但责任内阁制之实虽亡,而其名尚存。应当说发端于辛亥革命的责任内阁制,仍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上一种重要的政治模式和权力运作方式。

——马烈《简论辛亥革命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的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内阁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南京临时政府对行政体制做出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变化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比较明代内阁制与南京临时政府责任内阁制的相同点。

 

查看答案

从1995年1月至2001年1月,世贸组织共收到202次贸易纠纷投诉,其中由发达国家起诉的是发展中国家的三倍,美国和欧盟共起诉110次,占总量的55.4%。这种差别说明

A. 多数发展中国家尚未加入世贸组织

B. 外贸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中比重较小

C. 发达国家的经济更易受到外部冲击

D. 国际贸易规则对发达国家更为有利

 

查看答案

“战略目标的冲突和长期海上对抗决定了这场战争的形式,与近四世纪英国所参加的战争相比,它是完完全全的贸易战争。交战的任何一方几乎都没有入侵对方领土的意图,英国所要求的是至高无上的贸易统治地位,……是为了求得海上生存而极力抗争。”这场发生于17世纪的战争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 西欧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

C. 英国建立起‘日不落帝国”

D. 荷兰的殖民霸权逐渐丧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