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宣称:“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宣称:“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新三民主义”宣称“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而凡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上述变化反映出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A. 随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而调整

B. 以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为转移

C. 与中国革命任务的联系更紧密

D. 具有十分明显的阶级属性特征

 

C 【解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根据材料中由旧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享有民主权力的范围扩大,主要是根据当时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决定的,故C项正确;近代社会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任务一直没有发生变化,故A、B两项错误;孙中山始终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并未发生变化,故D项错误,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当二十世纪初,反满情绪己弥漫开来,所谓种姓革命己成为人们所欢迎、了解的时候,孙中山则强调指出,“兄弟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灭满族民族,这话大错。”“民族主义并非是遇到不同种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是不许那不同种族的人来夺我民族的政权。”(《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问题》)这表明孙中山主张的民族主义

A. 反对满族贵族的统治

B. 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C. 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

D. 反对盲目排外

 

查看答案

1913年,康有为等在山东曲阜召开孔教会第一次全国大会。与此同时,全国各地还相继成立了一些名目不同的尊孔组织,如“孔社”、“宗圣社”、孔道会”等。时人张尔田在《为定孔教为国教事敬告两院议员》中主张:“欲谋长治久安,非从根本上解决不可。”这从侧面反映了

A. 民从参政意识普通提高

B. 民国政府维护宗教信仰自由

C. 启发民众觉悟的迫切性

D. “尊孔复古”逆流终究不得人心

 

查看答案

从1920年开始,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等五所大学讲授“唯物史观研究”等课程;1923-1924年,他又先后在北京大学开设《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史学思想史》等课程。这些做法

A. 表明李大钊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B. 说明马克思主义已成社会思潮主流

C. 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 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查看答案

报刊的出现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体现。有关下图报纸说法正确的有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一代风流人物的登场》一文指出,1894年,未来中国的主导者开始崛起,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孙中山等一大批政治新秀走上前台,他们因甲午战争改变了命运,更改变了人生态度和政治理念,中国历史则从此进入“快进”模式。他们主导的“快进”模式以

A. 资产阶级代议制为目标

B. 实业救国为主要途径

C. 美国的政治制度为蓝本

D. 西方学说代替传统儒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