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 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 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C. 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 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李贽称赞汉司马相如、卓文君“善择佳偶”,还赞扬寡女改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政治家。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礼的观念
B.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材料一民本思想滥觞于殷商至西周。到了春秋,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民本理论。孟子集西周以来民本思想的大成,提出了仁政学说,主张“民贵君轻”,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民本思想体系。此外,这一时期的儒家还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等民本思想。
——摘编自游唤民《先秦儒家民本思想论》
材料二梁启超在他的《先秦政治思想史》中提出政为民政、政以为民,他认为先民徒言“民为邦本,政在养民,而政之所从出,其权力乃在人民之外,此种无参政权的民本主义……是我国政治论之最大缺点”。孙中山主张发扬光大中国传统重民思想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天下为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具有浓厚重民色彩思想十分称道,并按近代民主观念加以诠释,主张把政权公之于天下,让人民当家作主。
——摘编自韩丽雯《近代中国民本思想演变的机缘和桥梁》等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民本思想的关注重点有哪些?并分析这一时期民本思想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孙中山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并分析影响。
有学者认为,从19世纪中期起,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政治思想观念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1840〜1895年,中国原有的政治思想观念对西方现代观念选择性吸收,从儒学经世致用为主导应付重重危机,从而产生“中国近代观念”。
二、1895〜1915年,中国人以最开放的心态学习并接受西方现代观念,形成“中国现代观念”。
三、1915年以后,特别是1919年以后,中国人对所有外来观念进行消化、整合和重构,将它们定型为“中国当代观念”。
(1)明末清初经世致用思想盛极一时,分析这一思想形成的社会原因。试列举第一阶段中国人“选择性吸收”西方现代观念而产生的近代政治思想观念。
(2)社会主流思想观念主导社会行动。你认为第二阶段形成的“中国现代观念”是如何影响中国的社会行动的?在第三阶段,“革命”成为“中国当代观念”的核心。分析1919年后“革命”观念流行的主要原因。
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但后来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原因是
A. 全面抗战的胜利
B. 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
C. 国共十年的对峙
D. 新中国的建立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下列选项中思想与社会实践活动对应有误的是( )
A. 董仲舒新儒学——汉代“大一统” B. 新三民主义——国民大革命
C. 启蒙思想——美国1787年宪法 D. 毛泽东思想——“大跃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