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 逐渐平民化 B. 逐渐贵族化 C. 逐渐神秘化 D. 逐渐宗教化
人具有高贵的理性,人具有伟大的力量,人的行为像天使,人的智慧像天神。这充分反应了
A. 封建专制主义 B. 天主教教权主义
C. 封建神学世界观 D. 人文主义
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思想观点的中心内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强调人的尊严与价值 B. 美德即知识,知德合一
C. 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 D. 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
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 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 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C. 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 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李贽称赞汉司马相如、卓文君“善择佳偶”,还赞扬寡女改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政治家。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礼的观念
B.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材料一民本思想滥觞于殷商至西周。到了春秋,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民本理论。孟子集西周以来民本思想的大成,提出了仁政学说,主张“民贵君轻”,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民本思想体系。此外,这一时期的儒家还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等民本思想。
——摘编自游唤民《先秦儒家民本思想论》
材料二梁启超在他的《先秦政治思想史》中提出政为民政、政以为民,他认为先民徒言“民为邦本,政在养民,而政之所从出,其权力乃在人民之外,此种无参政权的民本主义……是我国政治论之最大缺点”。孙中山主张发扬光大中国传统重民思想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天下为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具有浓厚重民色彩思想十分称道,并按近代民主观念加以诠释,主张把政权公之于天下,让人民当家作主。
——摘编自韩丽雯《近代中国民本思想演变的机缘和桥梁》等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民本思想的关注重点有哪些?并分析这一时期民本思想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孙中山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并分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