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与思想局面的转变里,我们能...

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与思想局面的转变里,我们能够看到

①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②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的终结

③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确立

④中央集权的加强和自然经济的鼎盛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表明政治上的大一统局面形成,学术自由发展局面结束,儒家思想确立了主流地位,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故答案为C项。自然经济的发展与“文化体制与思想局面的转变”没有直接关系,且“自然经济的鼎盛”不符合史实,排除含有④的AB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致力于人的精神自由的思考并且注重思辨的思想家,最有可能的应该是

A. 孔子

B. 荀子

C. 韩非子

D. 庄子

 

查看答案

材料一魏源曾经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四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二说明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

(2)材料二中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近代哪一派的观点?你怎样理解这一观点?

(3)较之材料一、二,材料三的内容又有何进步之处?

(4)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有什么重大影响?

 

查看答案

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掀起了两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着人们迈进了科学的理性时代。

请回答:

(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两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它们能够兴起的共同的原因是什么?

(2)两次思想解放潮流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说:“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会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是仁德根本吧!”

材料二汉武帝即位后,他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这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从此,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材料三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四2011年4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肯尼亚视察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并向该学院赠送孔子像。目前,海内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建立众多孔子学院,孔子的思想学说日益被世界各国人民所关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2)根据材料二回答,儒家思想的地位在汉武帝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意义如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任意三个人即可)它对中华民族性格产生了什么影响?

(4)据上述材料回答,孔子学说在当代社会有何价值?

 

查看答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在绘画领域兴起,这一流派的画家们主要由一些青年画家组成,他们借助当时光学研究的新成就,探讨如何用光和色彩来描绘外部世界,这一美术流派是

A.古典主义美术                       B.浪漫主义美术

C.现代主义美术                       D.印象画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