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到资产阶级革命,救亡始终是历史的主题。……但是紧张对的救亡...

“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到资产阶级革命,救亡始终是历史的主题。……但是紧张对的救亡需求带来了准备的不足,并往往忽视了对封建主义的严峻斗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很不成熟的状态下被推上历史舞台的。”这种“不成熟”的核心体现是

A. 军事准备不足

B. 政治经验短缺

C. 思想理论肤浅

D. 经济基础薄弱

 

D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被推上历史舞台”应为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运动,此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即“不成熟的状态”。故本题应选D项;A、B、C三项均由D项所致,与设问要求“核心体现”不符,故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是清朝统治者在面临民族危亡的情况下实行的三次自救运动。这三次运动的共同点是

①都是学习西方的活动

②都加剧了社会矛盾

③都推动了政治制度变革

④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王安石说:“今人人才乏少,且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由此可见他

A. 主张儒佛合一

B. 抨击当朝统治

C. 抨击科举制度

D. 注重经义策论

 

查看答案

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辽宋金卷)认为,王安石变法时,国家通过市场的力量调节供需和物价,而不是着重于国家的直接经营活动。相应的变法措施是

A. 农田水利法    B. 免役法    C. 方田均税法    D. 市易法

 

查看答案

王安石:“昔日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司马光:“取利约近一倍,虽兼并之家,乘此饥谨取民利息,亦不至如此之重。”据此可知王安石与司马光分歧的焦点是青苗法(         )

A. 是否有助于限制兼并之家

B. 是否有利于改善政府财政状况

C. 是否真正有利于助困济贫

D. 是否真正有助于稳定市场秩序

 

查看答案

王安石在变法之初就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将财政经济的规划、决策权从三司独立出来,同时要求一岁用度及郊祀大费,皆编制定式。这一措施体现了王安石

A. 将整顿吏治作为变法中心    B. 借变法之机剥夺了三司财权

C. 以积极节流作为理财思路    D. 重视财政运行机制改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