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思想文化的传承与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思想文化的传承与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5世纪前后,在中国、古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繁荣,当时的思想家们流传下了许多著名的观点或名言。

材料二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三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卢梭的天赋人权说、赫胥黎的进化论对中国最早向西方学习的知识分子来说,具有很强的震撼力。

——文池《思想的灵光》

(1)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和中国思想家的核心主张。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启蒙思想家在政治领域中提出的建议的核心内容。在其影响下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如何历史地,辩证地看待材料三反映的文化融合现象

(4)以上三则材料,作为学习研究人文主义的史料,你认为哪则材料更科学、史学价值更大?说明你的理由。

 

(1)主张:希腊:强调人的价值(或人文主义,或以人为本) 中国:仁政(民本或重民) (2)内容: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或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 事件: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3)条件:西方现代文化传入,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融合: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努力; 看待:文化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融合有利于取长补短。促进共同繁荣,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注意保持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4)材料:材料一 理由因为村料一是原始的。第一手的。直接的史料。材料和材料三是后人撰写的、第二手的、问接的史料。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西方文化的发展。从古代中西方文化的内容、西方启蒙思想、向西方学习等方面来分析。 (1)普罗塔哥拉、苏格拉底都是古希腊民主政治鼎盛阶段、西方人文精神起源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他们思想的共同点都是反对传统、反对权威,提倡人文精神;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家孔子、孟子都“仁”、德治或民本思想作为其核心思想。 (2)“启蒙思想家在政治领域中提出的建议的核心内容”即启蒙思想的主要政治主张,可以先明确英国的启蒙思想家主要有霍布斯、洛克,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主要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德国的启蒙思想家主要有康德,进一步明确他们的主要思想。这些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在中国近代的体现,即是主张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度的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民主共和制度的辛亥革命和主张学习西方民主科学等思想的新文化运动。 (3)从文明史观看,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西方现代文化传入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融合的产物,在这一形势下还要强调人的主观努力(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宣传)。“历史地看待”在本题中是指要放在中国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辩证地看待”是要辩证地点明文化融合的趋势及积极作用,也要指出过度文化融合的弊端及其相应对策。 (4)历史材料中,“更科学、史学价值更大”的材料是未经人为加工的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其次才是经过一定加工的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三则材料对话,很显然材料一最为直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在桑弘羊的主持下普遍推行均输法,郡国设均输官掌其事,受大农(即管钱财、粮食的长官)节制。均输官负责将各郡国应缴贡物统一折价征收当地土特产品,一部分运往京师,一部分运至价贵地区出售,有时还在出售地将所得继续收购特产,易地辗转贩卖……同时又实施平准法,在京师设平准官,集中管理各地运至均输货物和大农所掌握其余物资,根据市场价格涨落卖出或买进,达到调剂供需、平抑物价的目的。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在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方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信用贷款的方法刺激经济之成长。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桑弘羊实施均输法和平准法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王安石对桑弘羊的理财措施有哪些借鉴与发展?

(2)根据材料二,概述王安石在理财方面的特点。有人认为王安石变法未完全做到“不加税而国用足”,请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艺术家们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感观放到了首位,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这里的“艺术家们”

A. 注重人物真实刻画

B. 追求微妙色彩变化

C. 表现手法比较抽象

D. 追求神韵意趣结合

 

查看答案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美社会出现一种新风潮:中、上层阶级的年轻人,开始大量模仿、吸收都市低层社会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社会上,青年男女的品味,快速涌现平民风格。以下最能说明当时这种文化变迁现象的是

A. 追逐明星成风、热衷选美活动    B. 摇滚乐的兴起、牛仔裤的流行

C. 电话取代书信、工作取代休闲    D. 网络语言流行、恶搞现象普遍

 

查看答案

爱因斯坦以“相对性原理“和“光速的绝对性“为基石,建立起狭义相对论的理论体系,并得到大量重要的让人难以理解的结论。这表明狭义相对论

A. 自身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B. 将物理学发展到新的高度

C. 超越了世人的认知水平

D. 具有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查看答案

法国前总统希拉里说:“启蒙运动思想家在中国看到了一个理性、和谐的世界。这个世界听命于自然法则,又体现了宇宙之大秩序。他们从这种对世界的看法中汲取了很多思想,通过启蒙运动的宣传,这些思想导致了法国大革命。”这表明

A. 启蒙运动是在中国的影响下产生的

B. 启蒙思想家汲取中国的思想为其服务

C. 中国的政治、思想引发了法国大革命

D. 启蒙思想家完全赞同中国的思想主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