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朱熹曾借用佛教“月印万川说”来解释自己的观点:一个月亮高挂夜空,人间的江河湖泊中...

朱熹曾借用佛教“月印万川说”来解释自己的观点:一个月亮高挂夜空,人间的江河湖泊中却可以看到无数的月亮,无数的月亮终归于一个月亮。朱熹想要解释的观点是

A. 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B. 理先气后

C. 三纲五常即是天理    D. 格物致知

 

A 【解析】本题考查程朱理学。材料中朱熹在阐明其思想观点时所说的“月亮”即理学中的天理,其主张理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认识万物最终应归结认识天理,可见朱熹阐释了天理是万物本原的观点,故选A。B、C两项均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格物致知为程朱理学的认识论,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儒学自身发展来看,理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或者儒学复兴运动,它所强调的义理之学,是对汉唐儒学的一种反动。理学的“反动”指

A. 强化三纲五常教化作用

B. 从神学政治转向伦理道德

C. 注重强化谶纬神学思想

D. 束缚人的思想和压制人性

 

查看答案

汉初歌谣唱道:“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到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汉代思想界树起了儒学的权威。这一变化表明

A. 黄老之学不能适应汉代社会的发展

B. 儒家思想比道家思想更有利于社会发展

C. 统治思想的变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 汉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治国方略的变化

 

查看答案

西汉初期,陆贾在其天人学说中,把阴阳家的“天人感应”说引入了进去;叔孙通等人把“礼”与形而上的“大一”“天地”“阴阳”“四时”联系在了一起;贾谊在其《新书·道德说》中则公开用《老子》的宇宙观作为其儒家道德论的依据。这表明,当时儒学

A. 具有成为汉代官方正统思想的趋向

B. 奠定了汉代新儒学的发展基础

C. 继承了先秦诸子思想的精华

D. 开始融合道家及阴阳家的学说

 

查看答案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这一主张的根本意图是

A. 以礼约束人们的言行以达到仁

B. 以礼为工具恢复周王室的统治

C. 重建周礼的权威以纠正时弊

D. 利用礼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

 

查看答案

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讨论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中心位置,而老子重视天人关系,认为“道”是凌驾于天人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并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两人不同的天人观

A. 是不同时代背景的反映

B. 孰优孰劣十分明显

C. 折射出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

D. 是继承与背离传统文化的结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