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的这条史实,目前...

“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的这条史实,目前被普遍认为是大河文明国家一项重要政治制度的早期反映。该制度最早产生于

A. 春秋

B. 战国

C. 秦朝

D. 西周

 

B 【解析】《史记·商君列传》中的商君是战国时期,材料反映的制度是县制,最早也是出现于战国时期,故本题只有选B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春秋还没县制,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秦朝是郡县制,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西周是分封制,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③对边疆的管辖和治理日趋完善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公元前782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A. 幽王荒淫无道

B. 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

C. 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D. 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以后,通过一系列条约,列强攫取的各种特权构成了对中国实施“准统治权”的制度。在这一条约制度中,有一项居于中心地位成为其他条约特权的基础。这一特权是

A. 租界特权

B. 领事裁判权

C. 关税自主权

D. 最惠国待遇

 

查看答案

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材料中的“此制度”是指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中央集权制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中国近代,有人将孟子的“民贵君轻”与西方的“民主君仆”联系起来,“吾观泰西民主之国,选举议院之权操于国民,弹劾总统之权操于上议院,孟子之立法殆即此意也”;墨子的“兼爱”与西方的“博爱”划了等号,“墨子之政术,民约论派之政术也”;黄宗羲强调“为天下,非为一姓也;为万民,非为一人也;”“其学说思想与卢氏(指卢梭)同”;早期维新思想家认为,《尚书》中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思想,具有现代“民约”思想的精髓,即人民主权说,君主立宪制中国“古已有之”,议会制度“颇与三代法度相符”。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更是将之发展到极致,“春秋大同之学,无不言民权者”,其“托古改制”思想成为维新志士推行民主实践的理论依托。

——摘编自张逸云《论传统民本思想对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影响》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与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