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的这条史实,目前被普遍认为是大河文明国家一项重要政治制度的早期反映。该制度最早产生于
A. 春秋
B. 战国
C. 秦朝
D. 西周
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③对边疆的管辖和治理日趋完善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公元前782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A. 幽王荒淫无道
B. 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
C. 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D. 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鸦片战争以后,通过一系列条约,列强攫取的各种特权构成了对中国实施“准统治权”的制度。在这一条约制度中,有一项居于中心地位成为其他条约特权的基础。这一特权是
A. 租界特权
B. 领事裁判权
C. 关税自主权
D. 最惠国待遇
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材料中的“此制度”是指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中央集权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中国近代,有人将孟子的“民贵君轻”与西方的“民主君仆”联系起来,“吾观泰西民主之国,选举议院之权操于国民,弹劾总统之权操于上议院,孟子之立法殆即此意也”;墨子的“兼爱”与西方的“博爱”划了等号,“墨子之政术,民约论派之政术也”;黄宗羲强调“为天下,非为一姓也;为万民,非为一人也;”“其学说思想与卢氏(指卢梭)同”;早期维新思想家认为,《尚书》中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思想,具有现代“民约”思想的精髓,即人民主权说,君主立宪制中国“古已有之”,议会制度“颇与三代法度相符”。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更是将之发展到极致,“春秋大同之学,无不言民权者”,其“托古改制”思想成为维新志士推行民主实践的理论依托。
——摘编自张逸云《论传统民本思想对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影响》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与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