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指出:“选举之不慎而守令(太守、县令)残民,……郡县者,非...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指出:“选举之不慎而守令(太守、县令)残民,……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郡县制

A. 导致秦短命而亡

B. 有利于君主专制

C. 不利于巩固政权

D. 更有利于百姓

 

D 【解析】“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的信息说明郡县制比分封制进步,更符合百姓的利益,故D项正确;材料评价的事郡县制的积极作用,故A和C项错误;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初工匠单立为匠户,世代不得脱籍;明朝中叶工匠可以纳银代役。清朝完全废除匠籍,官营手工业劳动者皆出自官府雇募。这一变化过程的影响是

A. 官营手工业的发展走向市场化

B. 直接导致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 手工业生产格局出现重大变化

D. 手工业专业化生产水平提高

 

查看答案

《国语·晋语》说“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按照这个说法,黄、炎两族是从互通婚姻的少典氏和有蟜氏繁衍出来的。下列与此相关的是

A. 井田制

B. 宗法关系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查看答案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请回答:

明清时期为了强化君主专制有哪些举措?谈谈这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

材料一:在希腊,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的平原,连绵不绝的山岭沟壑将陆地分割成小块。但是,浩瀚的海洋却赋予希腊先民一广阔的发展空间。这里海岸曲折,绿岛相连,港湾众多,地中海式气候温和宜人,海洋资源得天独厚。

材料二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出发点是以地域组织代替氏族组织,设立了10地域部落取代原有的4个血缘部落。这项措施有助于削弱氏族贵族对地方政权的控制,促进不同部落之间公民的融合。

在划分新行政区的基础上,克里斯提尼进一步改造国家政权机构。他创立新的五百人会议代替原来的四百人会议。新会议由500人组成,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从而创立了最早的比例代表制选举法。议员的当选没有财产资格限制,30岁以上的公民均可成为候选人。选举采取抽签方式,由运气或“神意”来决定。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一位公民一生只可担任两届议员。

请回答:

(1)有些人认为: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和城邦国家的体制有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请说明依据。

(2)在国家权力机构和公民参政议政方面,克里斯提尼改革比梭伦改革有何具体的进步措施?。

(3)用抽签的方式来选拔议员,体现出怎样的民主原则?有何弊端?

(4)梭伦改革财产等级制度在削弱氏族贵族势力作用方面,与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哪项措施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为什么?

 

查看答案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老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是我们探究历史的珍贵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请将照片加以分类,并将图序号填写在下表中。

类别

图序号

屈辱的外交

 

独立自主的外交

 

 

(2)图③的外交成就是在什么外交政策和方针的指导下取得的?

(3)图④中外交部长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虽然欧洲各国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历史上长期不断的相互战争一直是它们的负担。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终于感觉激烈冲突的代价太大了,战争不再对任何国家有益。苏联的“势力扩张”使某种形式的西欧统一具有诱惑力。

——马文·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下卷

材料三: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宣布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签订了《欧洲联盟条约》,简称《马约》,希望将欧共体由一个经贸集团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经济实力并执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政治实体。1993年,《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

——《历史必修一》(人民版2000年)

(4)根据材料二、三,简要归纳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5)上述史实反映了中外不同时期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由此,你得到什么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