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陶菊隐在《军阀统治时期史话》一书的目录中提到“民国来了,总统来了,内阁来了……然...

陶菊隐在《军阀统治时期史话》一书的目录中提到“民国来了,总统来了,内阁来了……然后来的是皇帝”。材料反映了

A. 清政府灭亡已成定局    B. 民主与专制的斗争

C.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D. 英雄人物创造历史

 

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总统、内阁”指的是民主,而皇帝指的是专制,所以材料是在反映军阀统治时期民主与专制的斗争,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军阀统治时期清政府早就灭亡了,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不能反映材料的全部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英雄人物,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末维新运动对八股取士制度给予激烈抨击,1905年新政宣布废除科举制。民国伊始,蔡元培制定的新教育宗旨明确取消“尊孔”条款,《大学令》解除经科。上述现象表明

A. 科举制度的废除终结了传统文化

B. 西学在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

C. 新文化运动兴起具有历史必然性

D. 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被动摇

 

查看答案

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下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

A. 火器随蒙古西征传入欧洲

B. 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

C. 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

D. 瓷杯瓷盘随海禁的开放传到菲律宾

 

查看答案

1840年11月18日,迫于形势,负责在广东交涉的琦善在致英国代表义律的照会中同意,此后英国写给中方的信函不再使用“谕”“察”等字样。这表明

A. 中国主权的丧失    B. 天朝体制逐步崩塌

C. 中西方地位平等    D. 西方凌驾于清政府之上

 

查看答案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指出:“选举之不慎而守令(太守、县令)残民,……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郡县制

A. 导致秦短命而亡

B. 有利于君主专制

C. 不利于巩固政权

D. 更有利于百姓

 

查看答案

明初工匠单立为匠户,世代不得脱籍;明朝中叶工匠可以纳银代役。清朝完全废除匠籍,官营手工业劳动者皆出自官府雇募。这一变化过程的影响是

A. 官营手工业的发展走向市场化

B. 直接导致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 手工业生产格局出现重大变化

D. 手工业专业化生产水平提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