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份护照 《天津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份护照

《天津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通商口岸的外国人从领事馆取得护照,经当地海关道盖印,即可凭此护照进入内地游历。以下是一份护照的主要内容:

本领事遵行两国议定和约章程第八款,内载:准许法国人请照赴内地游历等因。兹有本国人名□□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庶臻妥协,以示照给本咸遵约章毋违,永垂不朽也。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除法国外,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的其他国家。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外国人持这类护照游历的弊端。

 

(1)英国、美国、俄国。 (2)答案1:能结合护照中的信息分析弊端。 护照上所填游历地区很广,也没有确定的有效期,等于让外国人持此一照,周游全国,为其侵略活动提供方便;护照上要求地方官“随时照料”的措辞十分含混。 给外国人敲诈地方官吏提供了口实;护照上要求地方官对外国人“宾礼相待”,却只字未提外国人进入内地应遵守的法律和义务,如果外国人寻衅滋事,地方官难以裁办。 答案2:未结合护照中的信息进行分析。 有利于西方人自由传教,为其发动侵华战争作好准备,进一步加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本题为开放性问题,可以采用solo评分方法进行评分)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的不仅有英法两国,还有以“调停人”自居的美、俄两国。 (2)注意题目要求回答护照的弊端,就是要求从材料中提取出此护照有哪些被合理的方面。如从游历范围、时间来看无具体地点、时限。从对游历者的要求来看,没有游历者遵从当地风俗遵守游历国法律的要求。从对各地官员的要求来看,其“随时照料,庶臻妥协”等内容含糊不清,总之此护照有失公正,为游历者实行不法行为提供了保护,而本国官员却难以管理和制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40年春英国议会在辩论对中国出兵是否合理的问题时,反对派以拒绝为支持一种恶毒的、有伤道德的交易而进行战争的理由反对政府的政策。

——摘编自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制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如果曲解自由与正义的观念,现在我们不去为我们和他们之间商务关系上的合理利益而采取被迫采取的态度,这种想法就太唐吉诃德了。

材料三  莫克·维卡在信中还说: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摘编自《英国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资料》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反对派反对政府政策的原因。(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2)据材料二概括莫克·维卡表达的主要观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3)据材料三指出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4)综合以上材料,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

 

查看答案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写道:“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上是北京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作者这一观点

A.错误,未认识中国制度的落后性   

B.正确,说明了战争实质.

C.错误,立足于英国角度思考战争   

D.正确,阐述了战争原因

 

查看答案

著名的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王韬曾说:“其时罢兵议款,互市通商,海寓晏安,相习无事,而内外诸大臣,皆深以言西事为讳,徒事粉饰,弥逢苟且目前。” 这表明鸦片战争之后

A.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B.中国社会和平繁荣

C.社会上层未能警醒           D.士大夫醉生梦死

 

查看答案

有人指出《天津条约》本已明确规定西方公使可以常驻北京,并得到咸丰皇帝的亲自批准,但皇帝本人压根就没打算认真履行条约,尤其是想把取消公使驻京作为第一要事。为此竟不惜以全免关税和开放鸦片贸易为条件。据此判断

A. 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意识

B. 清政府具有强烈的民族观念

C. 清政府放弃天朝上国思想

D. 清政府极力地维护国家主权

 

查看答案

马克思称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以战争作为主要侵略手段   

B.强迫清政府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